-
新闻 | 80后成都艺术家北漂16年:喝茶、画画,只做喜爱的事
一条 2024年12月17日 生活类视频自媒体《一条》聚焦了FQM艺术家陈督兮在北京的家,以及他独特的创作与生活态度。这位80后艺术家北漂16年,搬家8次后,终于在一套70㎡的小户型安家。他摒弃了传统卧室的设计,仅设有一间书房和一间茶室,累了便在书房的榻上休息。他的家既是生活空间,也是艺术的延伸。从50年代的丹麦沙发到晚明鸱吻残件,从海胆标本到植物种子,陈督兮对物的收集与研究不仅融入生活,更是创作的灵感来源。 Images ©Yit 陈督兮的艺术经历丰富多元,从大学时期的摇滚乐队鼓手到如今聚焦水墨画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风格经历了从超现实到传统审美的转变,最终回归到自然主题的探索。他将“无为”视为生命实践。在生活中削弱时间性与外界的干扰,通过自然观察、徒步汲取能量,追寻天性与内心的平静。他的绘画以动植物和水为主题,尤为关注动物的螯、刺等象征着进攻与防御的部位,将其转化为作品中的视觉语言。代表作品《尔躬》系列聚焦动植物的生命哲思,而《持颐》系列则以水为意象,唤起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艺术家坦言,他的生活方式从小深受开明家庭环境的影响,正如他所说“艺术市场不是最终目的,尊重天性才是最重要的。” Images ©Yit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陈督兮的“猎物”记
安邸 AD 2024年12月17日 Image ©安邸 (AD) 安邸AD/建筑文摘杂志(AD)在其《会客》专栏中介绍了艺术家陈督兮在北京的工作室。从荒木经惟的先锋作品到北魏造像,从黑胶唱片机到中古家具,陈督兮对物件的独特收藏筑成了他的小天地。《艺术家陈督兮的“猎物”记》不仅探索了他工作室中形形色色的收藏品,更深入剖析了他的创作核心理念。陈督兮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多个阶段,如今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是在他与物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搭建出来的。这些各种各样的收藏物件通过艺术家不同的排列组合,层层展开了他的生活,这些元素也由此构成了他创作的语言,就如同他的画作层层铺开植物、动物、远古微观世界的美。 Image ©Architectural Digest (AD) 对于陈督兮而言,他很享受在物与物之间寻找线索和节奏,并去感知这些物所散发出的密码。而他自己则充当一个“翻译官”的角色, 将他感知到的东西融入他的绘画中。正如艺术家所说:“生活与创作无法分割,创作是生活的集合,我需要很多触角,去感知这个世界,把感知到的东西,放到画里去。” 《AD/Architectural Digest》,1920 年创刊于美国,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有关家与生活方面的权威级刊物,在全球目前共有9个版本,并连续多年获得由业内意见领袖评为的“年度最佳杂志”、“最佳生活方式类杂志”及“最佳室内设计类杂志”(Lead-Award)等多类奖项。2011年4月15日,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康泰纳仕有限公司开展期刊版权合作出版《安邸AD/Architectural Digest》,其秉承强大的国际背景支持与本地化创新重生的优势,汇通中西方文化闪耀登陆中国,以全方位的触角带领中国读者领略有关家与生活的高品位生活态度。《安邸AD/Architectural Digest》不仅是一本家居设计杂志,“安”是安心、舒心的意思;而“邸”不仅有豪宅的意思,更包括丰富的人文内涵,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同时,也为他们向往的生活不断设定新标准,深受有品位的并且追求优质生活的读者,以及时尚界名流、建筑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喜爱。 Read More 继续 -
新闻 | FQM艺术空间宣布张小黎的作品被哈恩艺术博物馆购藏及展出
佛罗里达大学的哈恩艺术博物馆 2024年10月15日 我们很荣幸地宣布,佛罗里达大学哈恩艺术博物馆于FQM空间2024年三月亚洲艺术周的展览《文石新翠》 中,购藏了张小黎的作品《蓝托盘里的冬和春》(2018)以及《魔方石》(2024)。 Zhang Xiaoli, Rubik’s Rock Cube 魔方石 , 2024, Ink and Gold on Clear Water Xuan Paper 纸本水墨金粉, 25... 继续
-
FQM新闻|邱荣丰的作品在「水墨异重奏—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中展出
深圳美术馆 2024年9月27日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FQM艺术家邱荣丰的作品参与了为期两年的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水墨异重奏」。 「水墨异重奏—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已于9月24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正式揭幕,展期持续至11月6日。作为该系列展览的首站,本次展览以「气韵新动」为主题,展现了香港当代水墨与大湾区当代艺术的对话。展览由香港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高少康和深圳设计师朱德才共同策展,系列展览计划于2024至2026之间在大湾区的四个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陆续举办五场线上和线下的展览。「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始于2021年,旨在展示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艺术家的作品,邀请大湾区市民共赏当代艺术的探索成果。此次「水墨异重奏」的系列展览不仅为大湾区的艺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也让观众们领略到当代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届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共展出包括FQM艺术家邱荣丰在内的八位水墨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水墨在概念、材料和技法上的创新,媒介广泛地涵盖了传统绘画、服装、漆器、多媒体装置和纸雕,充分展现了大湾区丰富多元的水墨艺术和文化魅力。邱荣丰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两件作品,「摆渡」和「Meta 2」。「Meta 2」是艺术家「Meta」系列的作品之一,该系列中的另一件作品「Meta 3」曾于今年二月在FQM纽约空间展出。在这一系列中,邱荣丰通过八种不同技法描绘同一景色,重塑了传统国画山水的概念,也丰富了时空更迭的想象。重复的过程以及每次变化带来熟练度的递增,使得山水情怀在无形之中融入了艺术家当下的心境,由此客体和主体之间产生了深刻的交流,山水意象与自我进入拉扯的状态。 Meta-2, 2023, 水墨設色紙本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一組八件 Set of 8 42... 继续 -
News | FQM Exhibition Featured in Artnet News
ARTNET NEWS 2024年9月6日 We are pleased to share with you that our current exhibition Transcultural Dialogues: The Journey of East Asian Art to... 继续 -
FQM新闻|张小黎的作品在维克森林大学展出
维克森林大学 2024年9月6日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 FQM艺术家张小黎 的作品正在维克森林大学Charlotte and Philip Hanes美术馆的群展《Escape Velocities: New Acquisitions to the Reece Collection of Student-Acquired Contemporary Art》 中展出,展期从8月21日至12月8日。 此次展览展出了Mark·H·Reece收藏中的八件新收购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由八位学生组成的团队精心挑选,... 继续
-
新闻 | FQM 艺术家 Brandon Sadler 获 ARTNET艺术家推荐
Artnet 新闻 2024年8月6日 FQM空间很高兴为大家介绍跨领域艺术家 Brandon Sadler,他的作品正在我们当前的展览《跨文化对话:东亚艺术走向西方的旅程》 中展出。本展不仅探讨了亚洲经典传统在传播至西方艺术领域过程中所经历的艺术变迁,也特别展示了来自不同背景的美国艺术家如何因对亚洲传统艺术的热爱而融入其发展历程,呈现出中西方艺术表达走向兼容的历程。 Brandon Sadler毕业于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插画专业,现居住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他因其公共壁画作品而闻名,并且其个人展览和群展使他获得了亚特兰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之一的赞誉。Sadler 曾接受过涂鸦艺术的训练,但他对东亚水墨艺术的深刻兴趣使他用书法作为他的主要媒介来创作。他巧妙地运用英文字母创作出类似汉字的符号,成功将东亚书法的哲学与西方文化和艺术视角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跨文化对话。 Sadler因其在漫威影业《黑豹》中的工作及其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于2019年被授予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杰出校友奖。近期Sadler被Artnet新闻评为夏季五大推荐艺术家之一。本次在FQM空间的群展《跨文化对话:东亚艺术走向西方的旅程》中的展出,也是他的作品在纽约的首次亮相。Sadler的作品将在FQM空间展出至10月19日,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 Sadler 对西方嘻哈文化和东亚水墨传统的精妙融合,提供了对文化融合和艺术创新的深刻探索。我们诚邀大家前来观展。 继续 -
FQM新闻|美术家杂志文章《当代年轻画家的「非正统」创作角度》
Artists (美术家) art journal 2024年6月18日 我们在此高兴地向大家分享一篇关于FQM艺术家张小黎和陈督兮的文章《当代年轻画家的「非正统」创作角度》。这篇文章发表于2024年春季第二十一期的「美术家」杂志上。「美术家」杂志以双月刊的形式创刊于1978年的香港,并在八九十年代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刊物之一。停刊二十余年后,该杂志于2019年4月30日在香港重新以季刊形式复刊。复刊后的「美术家」以其学术性、专业性及知识性为特色,致力于促进香港和全球艺术的交流和传播。 本文由独立学者方献撰写,以FQM艺术家张小黎和陈督兮为例,文章从三个「非正统」的创作角度深入探讨了新生代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路径,以及他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绘画的方式。通过剖析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和作品,为读者提供一个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创新之美的全新视角。 传统绘画步入现代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符号化。始于2014年创作的「乐高山水」系列之《临摹沈舟〈水墨山水图卷〉》,张小黎便开启了其对传统绘画在当下艺术语境下的多个面向省思;例如,她对传统绘画中大量临摹这一常规操作进行的反思,最直观的便是她巧妙地将现代元素符号化置于传统表现形式中。通过将乐高经典小人和乐高构件融入山水画面,小黎的创新在为传统绘画增添了模块化的当代语言的同时,也致敬了古人对传统山水画的观点。比如小黎的山水中面容模糊的乐高小人清晰对应了王维在 《山水论》中提出的「远人无目」的主张,而《芥子园画谱》中列举的众多树叶的画法也反映在了小黎的「积木山水」中的树木的排列组合。 源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化,不仅传统毛笔的日常使用性被削弱,传统绘画中的「墨分五色」也被当代人对色彩的追求打破,反映了传统绘画进入当代的又一转变。艺术家陈督兮的作品以浓烈的色彩为特点,在保留传统意味的同时,透过重彩手法的运通,艺术家减少了对线条的依赖,转而通过矿物颜料的厚重感来表达不同主体对肌理质感的需求。张小黎则是选择使用规矩工整的届画线条,并通过层层晕染的颜色来表达主题。这一类对于视觉元素的重新定义更贴近了现代人对视觉语言的需求。 方献在文章里论述「非正统」的最后一大显著特性便是绘画主题的特殊性。尽管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传统绘画创造了范式和规范,但只有在临摹或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认知和情感,才能更好地推动经典艺术与时俱进,并与观众产生共鸣。陈督兮的「尔躬」系列中,艺术家通过抽象和放大很多生活中熟悉的因素,邀请观众用视「觉」来探索物质的「象」,从而溯本求源,追寻「能觉」的本体。张小黎的「盒中山水」系列深受文化氛围和居住环境的影响,被包裹在盒子中的山水象征着当代人被世俗所建立的容器环绕,就像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信息资讯茧房。她的另一作品《时间之谜》则巧妙应用了她大学时期修读生物学的跨界背景,将泛科学的种种题材及神秘主义元素融入作品中,例如,炼金术士的磷火和天机符号。由此可见,当年轻艺术家们摆脱了过去的包袱,以「非正统」的视角适当地选择传统标准和创作方法时,一方面关注自身内心和兴趣,不追求普遍的审美,反而更容易激发特定观众群体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观众也更容易与艺术家建立直接联系,从而更纯粹地欣赏艺术。 作者简介:独立学者。曾任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业务主管及公司副总裁,期间创下众多拍卖纪录并引领多场极为成功的专场拍卖。他曾为多家美国重要博物馆与非营利机构的私人捐赠提供中国书画的鉴定和估值。通过鉴定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其拥有独特的视角。(from美术家) 继续 -
News | Zhang Xiaoli's "Box Unlimited" Acquired by Mark H. Reece Collection at Wake Forest University
2024年5月31日 FQM画廊很荣幸与大家分享艺术家张小黎的作品《无限展开的盒子》(2023)被纳入美国维克森林大学马克·H·里斯收藏。该收藏创建于1963年,由学生全权选择作品,每四年购入新作。贯穿这60年收藏的标准是每件艺术品必须反应它所在的时代。今年,张小黎与其他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从三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共同入选维克森林大学的永久收藏。 Zhang Xiaoli, Box unlimited 无限展开的盒子, 2023 Chinese ink and colour on silk 绢本水墨设色 15 3/8 x 15 3/8 in... 继续
-
新闻 | FQM艺术家陈督兮最新艺术著作暨图册《云蒸霞蔚》出版
出版推荐 2024年5月23日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FQM艺术家陈督兮的 艺术著作 暨图册《 云蒸霞蔚 》已由英国出版公司Lighthouse出版。Lighthouse专注出版艺术书籍和儿童读物,并致力于推广中西方文化交流。他们不仅将西方精彩的艺术书籍引入亚洲,也积极在西方社会推广亚洲文化和艺术。《云蒸霞蔚》图录共254页,精选了陈督兮2009年至2023年的创作,其中包括艺术家的“虚静”、“持颐”、“尔躬”、“动物”和“肖像”系列作品的高清图 片 。 图录中还收录了四篇学者文章和一篇艺术家自述。鲍栋的〈水纹〉专注于陈督兮如何用线描性语言统一描绘物象;冯庆的〈且战且学仙〉将陈督兮的作品称为“古典心灵的现代临摹”,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中感受中国贯穿古今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王薇的〈模进与迭奏〉则分析了陈督兮作品中的抽象性和具象性,展现了不同维度的元素如何在画面中交织融合。 FQM画廊客座学者郭欣然博士的章节〈遥远的共鸣〉以陈督兮2020年创作的《手》作为切入点,追溯了艺术家2013年至2019年的创作轨迹。作者细致观察了《手》(2020)和《以息相吹》(2019)两件作品,并指出陈督兮在视觉层面上处理线条的新方法:他的线条不再仅仅描绘水的运动,而是延展为身体上或身体内的纹路,也是一种从外在观察到内向探索的转变。《手》中的手纹依旧与水息息相关,暗示着身体内部永恒不息的流动、生长以及衰败与外表的平静。 郭欣然提到,2013年可以视为陈督兮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无论从主题、绘画材料还是构图方面来看,这一转变都表明艺术家重新定位了自己在当代和传统艺术领域中的创作。道家关于变化的观念和易经中将世界看作永恒变动过程的思想与艺术家对于线性流动状态的诠释和理解紧密相连。同时,陈督兮的作品,包括《手》和“尔躬”系列,为观者带来独特的观赏体验,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当代的思考,并呼应了与超现实主义美学理论遥远的共鸣。 Installation photo ©The FQM Dr. Guo Xinran 郭欣然博士,笔名舒阳,从事艺术专业写作十余年,曾为FQM学术总监,专注于西方和东亚现当代艺术史研究,打破现有艺术史藩篱的概念、展览和实践。她的文章发表于《艺术论坛》英文版 (ARTFORUM) 和《艺术论坛》中文版网站... 继续 -
新闻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出版推荐 2024年5月23日 借此次張洪 个展“山色有无中:張洪关于色彩的探索” 的机会,FQM空间向大家推荐一本深度探讨中国书画的书籍“画语录:听王季迁 谈中国书画的笔墨”。在这本书中,作者徐小虎,知名当代艺术史学者,与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王季迁以一种新颖的对谈方式,剖析了中国书画史上万古流芳的大师们,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书画的时代风格、笔墨特质、用笔技法、构图布局等内容,同时书中精彩记录了王季迁关于笔墨鉴赏的独到见解。 作者徐小虎与王季迁合影 ©《画语录》书籍内页 作为王季迁的学生,張洪在书中撰写了一篇文章“追忆王季迁老师”,回顾了他向王季迁学习中国书画并与其一同研究书画的二十余年经历。对張洪而言,王季迁不仅是上世纪弥足轻重的艺术家和鉴赏家,更是他的良师益友。1977年当張洪还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念研究生时,他的老师高居翰教授介绍了他与王季迁认识。无论是王季迁老师理论和实践同行的授课形式,还是他对于传统书画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见解,都令張洪为之折服。所以他决定追随老师继续学习,从而展开了与其二十余年的中国书画学习和探索之旅。1979年当張洪进入纽约苏富比中国书画部门工作时,王老师恰巧也是苏富比的资深顾问,由此机缘二人在之后的许多年里一同看了数以百计的中国书画,也给張洪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机会让他可以继续跟随王老师提高鉴赏能力。 張洪此篇文章首页 ©《画语录》电子书内页 在与王老师的学习及相处过程中,張洪深刻领悟到,尽管鉴赏和绘画有所不同,但其实师出同源,所以需要掌握相同的视觉语言。因此,張洪一直坚持对传统书画的学习和练习。这一决定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張洪的眼中,年过古稀的王季迁老师从未停滞不前,他总是不停地尝试各种实验,探索各种画面和纹理效果。即使已经完全吸收了中国山水的传统特质,他依然不断向其各个方向延伸,试图将传统书画革新并注入当代元素。 王季迁与張洪的合影 ©張洪 受王季迁的对于传统书画的见解和观念影响,張洪也沿着王老师走过的道路持续着对中国书画的探索。王季迁认为,古人已然理解到了笔墨和笔法抽象性的精髓,但在设色和构图方面却不尽然,所以晚年的王季迁一直在这两方面进行探索。受其启发,当張洪意识到色彩与构图在中国画与西方画中的不同定义时,他开始着手思考如何将色彩融入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中。张洪近十年来对色彩的思考与探索,正是受到王季迁“中国画和西方画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这一观点的启发。色彩,这一在西方画中作为根基的元素,到了中国画里却不被优先考虑。意图在当代的语境下衍生出和传统的对话,張洪将色彩融入山水画的创作中,重新构建了传统线条和色彩晕染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的构图和传统山水的表达形式。張洪此次对色彩的探索是他自己对于传统和当代的思考,更是对他的老师王季迁创作精神和艺术理念的传承。 1996年張洪怀古堂个展现场,王季迁与“張洪巨川画展 王己千题”立轴的合影 ©張洪 本次張洪的个展也展出了一件王季迁老师的书法“張洪巨川画展 王己千题”。这件立轴是王季迁送给他的学生張洪的礼物,用于祝贺并纪念其于1996年在纽约怀古堂画廊举办的首次个人画展。王季迁故意没有在作品上留下日期或展览地点,因为他坚信这件立轴将来会继续陪伴张洪接下来的展览,见证他的艺术生涯。如今,在二十八年后,它重新出现在了張洪的第二次纽约个展上! 「山色有无中:張洪关于色彩的探索」展陈 ©The... 继续 -
新闻 | Artnet 发布访谈:“关于策展人陈霄与艺术家張洪的合作”。
Artnet 2024年5月7日 近日,Artnet采访了策展人陈霄和艺术家張洪,探讨了两人正在FQM纽约空间呈现的艺术家个展“山色有无中:張洪关于色彩的探索”的合作。访谈通过七个问题,挖掘了展览的策展思路,并就中国艺术的媒材、身份认同出发,讨论了中国艺术史与美学在当今的接受与认可。 FQM也为读者提供了采访的中文翻译,如下: 向策展人陈霄Joy和艺术家張洪提出的 关于在FQM空间举办的新展览的七个问题 位于曼哈顿的上东区,FQM空间一直致力重新为亚洲当代艺术定位。FQM意图改变人们将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的倾向,并调整人们对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 通过FQM空间文化生产与研究部门的各类合作项目,以搭建艺术家、评论家和机构之间的纽带,创造出专业的平台展示给更广泛的观众。近期,FQM空间邀请了陈霄Jo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博士候选人、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访问研究员 ,策划了艺术家張洪的个展“山色有无中:張洪关于色彩的探索”。该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6月22日,呈现了艺术家張洪对于色彩运用和构图的创新,同时也将其作品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史背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轨迹之中。 近日,我们与艺术家和策展人进行了对谈,深入了解了更多有关构建此展览的过程,以及他们希望为整个中国艺术界所做出的贡献。 ▲ '山色有无中'展陈 ©THE FQM 你最近受FQM空间邀请策划了艺术家張洪的个展,你能谈谈这次合作是如何促成的吗? 陈霄:我第一次与張洪老师相识,那个时候我正跟随导师李慧漱教授在纽约看画并且忙碌于关于中国文人画家萧云从的博士论文研究 。因为对于十七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共同热爱,我们很快就建立了联系。不久之后,我就开始跟向張洪请教中国水墨画及鉴赏。多年来,我们就他的艺术实践进行着深入的交流,尤其是他近年来对色彩的探索。令人赞叹的是他对于色彩的尝试始于十年前,而我有幸能见证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将色彩和水墨地融合到他的作品中。我发现張洪将色彩融入中国山水的方法不仅具有启发性,又蕴含着极其细腻的情感,这为我之后可能要策划的展览提供了独特的叙事视角。感谢FQM空间的支持,让我有了如此难能可贵的机会可以策划張洪的个展,并把他最新的系列作品呈现给观众。 ▲ '山色有无中'展陈 ©THE FQM 你在筹备这场展览的过程是怎样的?... 继续
-
News | Art Journal | Writing Time: The Shufa of Fung Ming Chip
Author: Daniel M. Greenberg 2024年5月5日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FQM客座策展人Daniel M. Greenberg博士关于冯明秋的文章 “Writing Time: The Shufa of Fung Ming Chip” 已经发表于Art Journal 2024年第83卷第3期中。Art Journal 1941年创刊于纽约,是美国大学艺术协会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出版的一份享有盛誉的同行评议学术季刊,也是在世界语境下辩证性的探讨20及21世纪艺术最有名望的刊物之一。在当代艺术语境中,Art...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邱荣丰获ARTNET艺术家推荐 &大型互动装置艺术《山外山》于香港 Art Central 展出
2024年3月29日 FQM艺术家邱荣丰近期入选 Artnet春季艺术家推荐,其全新创作的大型互动装置《山外山》也被南华早报刊登报道。 作为Art Central首席合作伙伴,大华银行将于展会内的「大华银行艺术空间」首度展出由该行委託香港艺术家邱荣丰进行创作的互动艺术装置《山外山》(2024)。这组循环山水的装置艺术让观众透过装置与空间的互动,感受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的影响,唤起观众与大自然之间的感通。 《山外山》 是一组循环山水的互动艺术装置 , 由大华银行委託香港艺术家邱荣丰进行创作 。 作品让观众透过装置与空间的互动 , 感受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的影响 , 唤起观众与大自然之间的感通 。 这组山水作品描绘香港无人岛的景色 , 通过全景式的构图将各个岛屿连贯起来 。 邱氏利用拓本的表现形式记载和描绘这些岛屿的原貌... 继续 -
新闻 | FQM艺术家邱荣丰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浮岛世代》 展览,呈现当代水墨新视野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rt Museum 2024年3月1日 FQM艺术家邱荣丰的作品于在台湾举办的《浮岛世代-水墨交流展》和《跨境对话:港台青年展》中参与展出,为观众呈现当代水墨的新视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于11月28日至12月10日展出《浮岛世代》,并于12月11日至12月24日相继推出《跨境对话》。《浮岛世代》第二部分于12月12日至12月16日于台师大美术馆举行,并于12月13日举办开幕典礼。 《浮岛世代》展览由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有章艺术博物馆馆长、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兼客座教授李宗仁教授,以及香港水墨创意会和在墨社联合策划。此展览围绕东方绘画体系和逻辑结构,探讨了香港和台湾艺术家的当代水墨艺术创作,展示了在当代艺术浪潮下水墨的跨媒介和跨领域实验,不断扩展水墨艺术的界限和美学观念。展览展出了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作品,例如王无邪、黄孝逵、冯永基、熊海、吴观麟、邱荣丰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不同世代的水墨创作,并突显了技法融合和材质变革的趋势。《跨境对话》展览由陈炳宏教授策展,李宗仁教授和周晋教授协助策展,展示了邱荣丰等20多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解构、重组、排列组合等手法,以当代形式呈现了传统水墨的美学,并融入了艺术家对生命和环境的个人感悟。 李宗仁教授指出,当代水墨画的重要特质在于「个性化思考」和「独立判断」,这些特质突显了艺术的时代性、文化性、共鸣性和原创性。香港的当代水墨画正在进行一场跨媒介及跨领域的艺术实验,展现出多元型态的艺术转向,并深受当代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兼筹备处主任白适铭评论道,“邱荣丰类似奇情小说的构图造景、视觉语汇或色彩铺陈,借由对山脉、峰峦、云雾、烟岚的戏剧性梳理,突显山水剧场中不同剧码的跌宕起伏。不论是角色、场景或剧本,充满骚动的画面结构与层层交叠的形体关系,显示其中过度拥塞的激情、难分彼此的折冲或脱逸常轨的出走。冷热色系的对比氛围、圆尖互出的怪异云山,色彩与造型中共同隐在的密语,成为翱游物外必备的指针,而不致迷失于苍茫人海。” 邱荣丰是香港水墨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水墨的精髓,同时注入了现代元素和个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作为《浮岛世代-水墨交流展》和《跨境对话:港台青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之一,邱荣丰通过他的画笔,展现香港当代水墨艺术的独特视角,在探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他的艺术作品通过对生命、环境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呈现出当代社会文化的表征。 Learn More about the Exhibition 继续
-
新闻 | Artnet对话张小黎 & 艺海藏家播客畅聊创作的奇思妙想
"Zhang Xiaoli Upend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in Her ‘Mini Zoo’ of a Studio," 2024年3月1日 FQM艺术家张小黎近期在 Artnet上被采访报道,张小黎与读者分享了她的艺术创作灵感来源。她以工笔画的细腻技法和独特视角,重新诠释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与西方乐高玩具、科学元素的创新融合。张小黎探索了人与自然、现代社会与个体精神世界之间的联系。她还分享了她的 “迷你动物园”工作室 — 工作室里的小猫咪不仅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成为她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阅读全文 近期,FQM艺术家张小黎受「艺海藏家」主持人Tia邀请进行播客对谈,畅聊小黎过去十年艺术创作中的趣味元素和巧思妙想,追溯中国山水画的脉络,从而构建一片乐高诗意山水。 ????此次访谈中,也谈及小黎在北美的首次个展「清妙奇踪」的布展幕后、纽约旅居的经历和感受,欢迎大家搜索“艺海藏家: 乐高与山水浑然天成,艺术家张小黎巧妙建构法”来收听此次专访。 继续 -
新闻 | 王己千大型回顾巡回展览:Lines of Abstraction
卡拉马祖艺术学院 2023年12月2日 王己千大型回顾展“C.C. Wang: Lines of Abstraction”于今年二月在亨特学院艺术馆(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首次亮相,随后于今年九月前往卡拉马祖艺术学院(Kalamazoo Institute of Arts)。该展览追溯了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和鉴赏家王己千(C.C. Wang,1907-2003)跨越七十年的职业生涯,旨在聚焦王氏的艺术实践,展现了他在二十世纪全球革新时代对传统中国水墨与美国战后抽象主义的独特创新追求。 Installation View, Image from KIA©Colleen Woolpert 王己千是最后一代接受传统文人教育的艺术家之一。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显赫的文人士大夫家族。自幼习书,曾师从顾麟士(1865-1930)和吴湖帆(1894-1968)学习山水画和鉴定。在获得法律学位后,王己千移民到纽约,并于1950年至1974年间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西洋画。在他的创作生涯晚期,他展开了对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探索,打破了图像与语言、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界限。为了纪念王氏在中国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创建了以“王己千家族收藏” 命名的展馆。同时,他的艺术实践也勾勒出了上世纪后半叶海外华裔离散艺术在全球化移民史中的发展脉络,这些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继续 -
新闻 | “古琴及茶道艺术赏析表演”活动圆满结束
2023年11月16日 ▲ FQM x 茶道节活讲座活动现场,2023年11月 ©The FQM 上周日,我们与纽约日本茶道节(Chanoyu Week NYC) 再次联袂举办的“古琴及茶道艺术赏析表演”活动圆满结束。特别感谢纽约古琴协会会长、古琴大师刘丽和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神州中乐团创始人陈涛以及在日本上田宗箇流茶道大师长野佳嗣的精彩表演和生动的茶乐传统的讲解。 ▲ 长野佳嗣,秋萌,刘丽及陈涛(从左至右) 2023年11月 ©The FQM 此次茶席与FQM正在进行的中国清代(17-19 世纪)扇画展 《轻闻风雅》相呼应,我们与观众一起缅怀水墨艺术、茶道与琴瑟乐律之间的历史联系,穿越古今,大家沉浸在琴瑟和鸣的世界以及抹茶礼仪的传统之中。 ▲ FQM... 继续
-
新闻 | 世界on Air— PODCAST:她在紐約開小眾畫廊 中國古典當代藝術交融
2023年11月9日 最近,FQM创始人秋萌受到世界新闻网的邀请,录制了一次关于她画廊的专访播客。在采访中,秋萌介绍了画廊的目标,即将古典审美的作品融入当代语境,创造一个中华古典与当代艺术文化完美结合的空间。 FQM的成立源于她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她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在中美两国的拍卖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了解了古代艺术在两国的现状以及受众,同时观察到一个市场缺口:几乎没有当代画廊正在经营与中国传统观念相关的作品,这激发了她创业的灵感。 与此同时,秋萌画廊正在展出名为“輕聞風雅”的折扇及扇面展,探索扇子这一东方独特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文化故事和东方美感。 欢迎大家前往各大播客平台,如Spotify、Google Podcast、Apple Podcast,搜索“世界OnAir”来收听此次专访。 Learn More 继续 -
NEWS|FQM ARTIST ZHANG XIAOLI’S SOLO EXHIBITION AT ZHEJIANG ART MUSEUM: “SPECTACULAR AT THE TANHAUSER GATE”
2023年11月4日 浙江美术馆 (Zhejiang Art Museum) 于2023年9月26日至10月25日推出FQM艺术家张小黎个展《照见唐怀瑟之门》。此次展览是由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学术研究探索项目“南山138”策划,每年邀请四位青年艺术家围绕年度策展主题,叙述和延展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的思考路径。 张小黎于1989年生于中国贵州,现居多伦多,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艺术和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并在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张小黎的创作常以雅致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材料出发,用融汇古、今、东、西多种视角观察和呈现当下。她善于在不同的本体中寻找交叉重构与图像的转译,并交错地构建出现代与传统、科学与哲学平行并置的世界,引发观者对于不同认知体系的关注和思考。 此次展出的作品之一《唐怀瑟之门》借用瓦格纳的乐剧《唐怀瑟》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徘徊的意象,融萃诗性精神的绘画和东方的冥想,用层层烘然的朱砂、朱磦、胭脂等的色域,勾勒出一个由敦煌壁画、楚帛图腾、身体器官的肌理和骨骼交叠的虚幻世界。 作为当代女性艺术家,张小黎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重要的展览包括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16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青春志:北京青年艺术双年展》,2015年在香港大学美术馆举办的《而立》,以及2014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的《Fresh Trend》。近年来,她在北京和台湾举办了个人展览。在2023年,她的最新作品《水》也在联合国中文日绘画书法展览《上善若水》中展出,并于2023年获得《刘国松水墨艺术奖》,同时成为该奖项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继续 -
PRESS | 美術家 Artist | Envisioning Contemporary Chronotopes Through Shan Shui Painting: The Ink Art of Yau Wing FUng
Author: Joyce Hei-Ting Wong 2023年7月7日 云抱诡峰 水墨纸本144 x 70 cm 2014 Smog Clouded the Grotesque Rock, ink on paper. 中国画自20世纪初受到西方观念的冲击后,历经多番现代化革新,艺术家逐渐脱离传统技法和形式去寻求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当今的水墨创作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变得更多元化,题材不限于山水花鸟,有的甚至摒弃笔墨以其他媒材重塑水墨美学。相比推翻传统或趋向观念化的创新,邱荣丰更相信应从前人的绘画实践中汲取养分,以当代视野延伸水墨本身蕴含的表现力、哲学观及精神意向。他一直注重研究历代山水画所展现的时空意识,在古人的构图理论之上融合自己对世界的日常观察与想象,拓展出一系列反映当代宇宙观的实验性创作。 邱氏对山水画的研习始于写石。多年前,他一次在九龙寨城公园看见一尊被春雾萦绕的园林石,生气盎然的景观驱使他立时到附近买了纸笔进行写生。奇石自古是中国文人雅士的审美对象,千姿百态的造型引人神游物外,联想出大千世界。不过邱氏并非像众多古代画家般从石头看出天地缩影,而是对其窟窿和肌理的无尽变化更爲之着迷。那一次写生的视觉经验成就了 《云抱诡峰》的作品。他在绘画过程中将园林石某些奇特的位置放大,一边画一边思考甚麽部分应该加强或推暗,配合想象表达石的阴阳,再于窍穴之间加入缭绕的云雾突出石表的变化,引导观者的视点不断转换,塑造出迂回动态的构图节奏。一石多面的刻画无疑令人联想起明代「变形主义」画家吴彬(生卒年不详)的《十面灵璧图》,这幅旷世之作确实令邱氏启发良多。他以奇石作为主体实验不同的空间表现,继而进一步探究山水画的时空想象及可能性。 中国山水构图以北宋画家郭煕(约1023-1087后)在《林泉高致》 中提出的「叁远法」焉规范:「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叁远不单指距离之远近,亦意味着移步换景时,跟随视点变化的时间流动。山水构图在同一画面中实则整合着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景观,而画家需要灵活地处理叁远之间的关系和变换,才能绘出让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作品。在中国的哲学传统里,「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子 •齐俗训》)。因此,山水画对于空间与时间的处理亦即是宇宙观的展现,而古代画家在道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下,一直追求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精神放置当今虚拟时代难免格格不入,但山水画的美学实则建基于时间与空间的体验之上,尽管现代人不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山水画的审美形式末尝不可表现当代生活经验。... 继续
-
新闻 | 八大山人晚年巨作现身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
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 2023年5月18日 《纽约时报》首席艺术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霍兰德·科特(Holland Cotter)曾经这样评价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China Institute Gallery),“华美协进社在长时间内持之以恒地推出一些纽约市内最好的亚洲艺术展览,拥有一流的展品、精美的展览布置、以及和艺术领域中知名专家共同编写的画册”。他的评价贴切地概括了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目前的展览《河上花:中国花鸟画之道1368-1911》。本次展览汇集了百余幅中国古代名家绘画精品,这些作品借调自天津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的馆藏,其中一些极少离开中国。与展览配套的,华美协进社还出版了一本详尽的图录,其中包含了知名学者撰写的学术研究,为作品提供广泛的艺术历史背景和深入的分析。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八大山人(1625-1705)晚年所创作的一幅超过12米的巨幅手卷。作为明朝末代皇族的后裔,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一生常需要隐姓埋名,甚至遁迹空门,借以隐蔽和保护自己。他在面对1644年满洲入侵和随后清朝的建立时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无法公开表达,却在艺术中找到了强有力的抒发方式。尽管八大的一生仍然充满疑团,但是得益于王方宇、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和李慧漱 等艺术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目前能够相对全面地了解八大的生平和作品。 在谈及正在展出的八大手卷时,李慧漱 评论道:“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最能突显其内心世界之繁复与戏剧性的莫过于天津博物馆所藏的《河上花》图卷。” 这里的花指的是荷花,它象征着纯洁,并且对八大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贯穿了八大的创作生涯,某种程度上说,就像睡莲之于莫奈一样。班宗华在《荷园主人》一书中写道,“荷花意寓美德与救赎,而且寄托了再生彼域的承诺,”这几乎成为八大山人艺术和精神追求的象征。 从右向左展开手卷,画作呈现了一段狭长的景观,由山石、草木、涧潭、荷花构成,这些元素绵延伸展,参差错落,将画面大致划分为三个段落。画作呈现的视角很低,观者仿佛贴着地面,俯察自然世界的微观景致。这种对画面主体细致的观察,也呼应了观者在看画时,对于画家笔触和墨韵的近距离欣赏。由此笔墨,观众得以进入八大神秘隐晦、玄虚清幽的世界。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八大山人在卷尾留下了长段的题跋,书法风格质朴、率真,但书写的内容隐晦曲折,看似通俗上口的歌行文体,实则包含了繁复的历史参照和晦涩的文学典故。展览图录详细记述了对这段文字的考证和解读,剖析了八大前朝遗民的身份处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在《河上花》图卷中,八大早期作品中常见的悲愤情绪被宁静和超脱所取代,深刻的佛家与道家的影响,让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山水诗画的意境中,找到了生命的慰藉和救赎。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除了《河上花》之外,此次展览还通过大量的明清珍品画作,从多角度了诠释了“花鸟画”这一主题,其中既包含了宫廷院体和文人士体画的典型,也涵盖了如吴门、常州、扬州、海上画派的精品。再次借用霍兰德·科特评价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话来说,“若想一脚踏入以小见大的体验,观此足矣。” 编辑:袁政 继续 -
访谈|冯明秋:时之痕
策展人对话艺术家 2023年5月16日 FQM于2023年3月17日至5月20日《时之痕》冯明秋观念书法个展中,展出中国艺术家冯明秋的最新《数字系列》并追溯冯氏在书法创作中的不断创新与实验。冯明秋195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在香港长大,随后在纽约和台北生活,现工作和生活于香港。从篆刻开启艺术生涯,冯明秋四十多年来一直在尝试解构传统媒介中的汉字形式,发明了上百种新的书法字体,探索书法的时间特性。 基于策展人和艺术家在本次展览开幕期间的对话与交谈,此次访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对话。 艺术家冯明秋与策展人Dan M. Greenberg博士 ©The FQM, 2023 Daniel Greenberg: 早在十五年前您就已经开始尝试以“数字”为主体的书法形式创作,尽管您的作品在这些年里一直保持革新并不断演变。可以谈一谈是什么让您对“数字”如此感兴趣?这么多年来,您使用数字来创作“数字系列”的理念和手法又有些怎样的改变呢? 冯明秋: 现在回顾,十五年前,数字的出现,其实是我对书法时间特性的醒觉。这十五年期间,在书法为主的创作中,偶而会用数目字代替文字,将文字带来的文学性摒除,技巧与构图得以彰显。数字逐渐成为书法创作的一部份。直到我能够肯定书法是时间的艺术之后,到了2015年我才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数字作为时间的意象,来建构和探索画的问题。 艺术家冯明秋与策展人Dan M. Greenberg博士 ©The FQM, 2023 Daniel... 继续 -
新闻|亚洲基金会「莲花领袖奖」宴前招待会
亚洲基金会 2023年4月27日 QM创始人付秋萌 FQM与亚洲基金会( The Asia Foundation)于4月25日周二晚在纽约艺术空间联合举办了「莲花领袖奖」(Lotus Leadership Awards)的宴前招待酒会,为第二天的颁奖晚宴预热。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为促进亚太地区女性赋权和性别平等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这也与FQM一直秉持的推广和发扬在美亚洲移民文化和艺术,及促进现代女性创业的宗旨相吻合。 亚洲基金会首席慈善官Wendy Soone-Broder 亚洲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Laurel E. Mille 招待酒会现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亚洲基金会理事及会员40多人,由亚洲基金会首席慈善官Wendy Soone-Broder主持,FQM创始人付秋萌向来宾介绍了纽约艺术空间的宗旨,近期的发展及最新的冯明秋「时之痕」个展,亚洲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Laurel E. Miller也发表了讲话。 招待酒会现场 亚洲基金会成立于1954年,是被政府认可的非营利性公益国际发展机构。该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解决各亚洲国家的,如公共管理、经济发展、女性赋权、环境和区域合作等重要议题,其还通过“亚洲赠书”项目及专业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发展。 继续
-
新闻|亨特学院将于4月29日(周六)组织学者对谈活动
Bertha & Karl Leubsdorf Gallery 2023年4月25日 ▲《C. C. Wang: Lines of Abstraction》配套图录 王己千大型回顾展《C. C. Wang: Lines of Abstraction》展出之际,亨特学院艺术馆(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与明尼苏达大学威斯曼美术馆(Weisman Museum of Art)联合Hirmer出版社,推出了第一本关于王己千的学术性图录。该图录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回顾了王己千这位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和鉴赏家近70年的创作生涯,展现了他在全球化的20世纪,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理解和创新。 ▲《C. C.... 继续 -
新闻 | FQM携八位艺术家参展联合国2023年中文日
联合国中文日 2023年4月21日 为庆祝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大会事务和会议管理部中文处、联合国中国书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并由中文处资深审校江融策划《上善若水》(The Highest Virtue Resembles Water) 艺术展。 今年是中国农历癸卯年,「癸」乃天干第十位,五行属水,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卯」乃地支第四位,属兔,在中国文化中,兔具有敏、勤、智、和、仁等美德。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 ▲ 联大第77届会议主席克勒希·乔鲍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及联大第77届会议主席克勒希·乔鲍也在联合国中文日开幕式上出席并发表致辞,强调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和语言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和地球健康繁荣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次《上善若水》展也将水作为主题,以彰显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 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 ▲ 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南墙大厅《上善若水》展览现场 FQM携8位艺术家代表,包含王己千、泰祥洲、 张洪、 秋麦、王满晟、 邱荣丰、陈督兮... 继续 -
新闻|纽约亨特学院呈现王己千回顾展
纽约亨特学院 2023年1月27日 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CUNY,Hunter College)于旅美著名艺术家、收藏家、鉴定家王己千(C. C. Wang)逝世二十周年之际,特别推出其在美首个大型回顾展《C. C. Wang: Lines of Abstraction》。此次展览由亨特学院艺术史系副教授周文欣博士(Dr. Wen-shing Chou)、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史系助理教授Daniel M. Greenberg 博士及汉斯-霍夫曼研究生策展人Margaret Liu Clinton 共同策展。FQM很荣幸为此展提供五件作品进行首次公开展览。展览配套图录亦将会是首本在西方出版的王己千艺术生涯回顾专著,其中收录了FQM艺术家、独立学者张洪(Arnold Chang)及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策展人 Joseph Scheier-Dolberg(史耀华)的文章。... 继续
-
新闻|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陈督兮作品
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 2023年1月21日 FQM艺术家陈督兮作品《持颐#70》和《持颐#71》正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 展览现场 陈督兮作品《持颐#70》与《持颐#71》展出 展览《北京之吻》由吉美博物馆馆长索菲·马卡利乌(Sophie Makariou)、艺术8协会主席亨利-克劳德·顾索(Henry-Claude Cousseau)和艺术8创始人佳玥(Christine Cayol)联合策展,汇集了20位中法艺术家的25件作品,展期从10月19日持续至2023年2月27日。 展览现场 作为此前艺术8驻留艺术家,陈督兮受邀参展,展出绢本设色作品《持颐#70》和《持颐#71》。水的运动一直是《持颐》系列所关注的问题。为了在千万种水态中找出能应和水的运动表达,艺术家用手在纸上的运动来模拟水的流动,以此消解主体与对象的对立。陈督兮在自述中说:“我们几乎永远观察不到流水的静止态,所以对水的观察让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动态视觉,以运动的方式观察运动。如同易经的原理,以此作为切入,再面对所有绘画对象的时候,都基于这种方式进行观察与描画。” 展览现场 了解更多 继续 -
新闻 | 我们的2022:聚焦东西文化交点、发起 “研究和文化生产” 项目、公布博物馆购藏展作
2023年1月10日 很开心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与大家 一同 回顾今年发生在画廊 的一系列关注于东西方文化交点的 展览 故事 ,以及在5月 发 起 “研究和文化生产” 项目的缘由和策展实践 ,同时我也在此公布本年度FQM展作被美国多家博物馆购藏的喜讯。 王己千书法之纽约韵律 展陈 ©The FQM 2022年初我们举办了 “王己千书法之纽约韵律” ,是首个聚焦这位二十世纪杰出水墨大师生前最后二十年于纽约所创作书法的回顾展。为了进一步解析王己千的艺术生涯并阐述他生前致力于在海外传播中国古典书画审美之影响,空间发布了王己千最重要的两位学生—— 艺术家张洪... 继续 -
新闻|艺术家张洪将于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书画研讨会发表讲座
纽约亚洲艺术周 2022年11月3日 八大山人 (1626-1705) ,《河上花(细节)》,卷轴,水墨纸本,天津博物馆馆藏 中国书画的实质与形式:鉴赏、笔法与材料 纽约亚洲艺术周 Zoom线上会议:2022年11月16日,周三,东部时间下午5点 纽约亚洲艺术周的线上研讨会将携艺术家张洪深入探讨中国丰富而精致的传统绘画及展示古老艺术形式的特色笔法和绘画技巧。来自华美协进社的Willow Hai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Joseph Scheier-Dolberg将为观众预览八大山人和王原祁的两幅卓越的中国古典画作,《河上花》及 《溪山无尽图》,这两幅画作将于明年三月在纽约展出。经验丰富的收藏家Matthew Edlund博士将分享多年来收藏中国画作的心得体会。纽约亚洲艺术周的Liz Hammer将主持这次活动。 线上会议议程: 用墨笔勾画未来的风景 艺术家 张洪 (Arnold Chang) 在纽约遇见八大,从天津博物馆来的《河上花》 Willow... 继续
-
访谈 | 花房寿夫:“我以自然为之!”
作者:徐谦博士 2022年10月21日 花房寿夫 (中)怀抱儿子Zui(左) 徐:很高兴能借此个展的机会对您进行专访,对您的艺术生涯和木工创作做一个完整的回顾。我们从您的儿时回忆开始,如何?我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您的父亲是位画家。他画的是什么类型的画呢?您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您的早年经历如何影响了后期的创作? 花房:我1937年生于九州。我的父亲花房芳洲是一位画家和老师。我们从同一所大学毕业(京都艺术大学)。他画的东西比较古典。我14岁时,他让我一个人去京都上学——他的头脑有些疯狂。现在我也有这样一颗脑袋。在京都,让一个孩子独自寻找住处是很难的。我租房的時候问了上百个人,他们都问:“你的父母在哪里?”当时我独自一人。如果我坐特快火车,回九州要花24小时,普通火车要36小时。最后我在离京都一小时的地方找到了一间空房子。采茶季的时候会有农人在那里喝茶或者吃午饭。他们允许我住在那儿。那里没有自来水,所以我每天要从井里打水。饭也是自己烧。那真是一段狂野的生活——非常神奇!我之前从未体验过。这段疯狂的经历对艺术创作很有帮助。日后有人问我,“到了纽约你能生活下去吗?”当然没问题,那比我在14岁的时候所经历的要简单多了。 徐:您还记得小时候画的第一幅画吗? 花房:我第一次画画是在三岁左右。那时,我的父亲已经从大学毕业。家里有成堆的艺术画册。那些书里的画看起来都差不多。它们不是我想画的类型。我记得我曾经画过夕阳西下的绚丽色彩。我的故乡时常有飓风——台风。我画了很多在风中摇摆的树。我也画过我家的老式厨房和煮饭锅。木制的锅盖有这么厚(用手比划)!我画过被蒸汽顶起来的锅盖。我总是有很多好点子。我父亲的画更加古典。他想要改变我,但他做不到。 徐:您当时画画用的是什么材料呢? 花房:今天,如果你去上艺术学校,他们会教你用炭笔画黑白的速写。我不喜欢那种。我觉得学画画并不一定从那开始。我以前也从没去过艺术用品商店。那时,绘画用具在日本非常昂贵。我大多都用粉笔作画。 花房寿夫的颜料和工具。©The FQM,2022 徐:您的父亲应该也有一些绘画材料放在家里吧。 花房:那时候我很喜欢琢磨中国画和西方画用的笔。我的父亲当时在鹿儿岛市立美术馆任教。我通过观察他作画学会了如何画画。像我父亲一样,我开始也用毛笔和墨汁画画——笔头是动物的毛发做的。你知道一支新的笔在用之前先要泡水吗?你还要试一下笔锋是否有弹性。毛笔可以和人交流。对了,用动物过冬的毛发作笔头效果会更好,价格也会贵一倍。我在上学的时候,会煮鹿皮作胶水,也会研磨矿物作颜料。我也试过用柿子汁浸泡过的不透水的纸做丝网印刷。当时没有怎么尝试过西方材料。来纽约才开始画油画多一些。 桂离宫 ©Katsura Imperial Villa 徐:您在京都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花房: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京都。我很想去桂离宫看看。别人告诉我要去市政厅拿许可才能进入。我去了市政厅,但那里的人告诉我只有外国人——比如来日本访问的外国总统——才能拿到许可。我试了三个月,几乎每天都去。我没放弃。为什么日本人不能看? 之后我了解到有一个同学的父亲在市政府工作。我请他介绍他的父母给我认识,因为我很想看看桂离宫。他说:“明天来我家吧,我的父亲和市长很熟。”市长是另一个同学的父亲。最终,我拿到了许可。你瞧,我一直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在我脑中,所有事情都是对另一些事情的抗争。 桂离宫室内©Katsura... 继续 -
新闻|费城艺术博物馆展出FQM艺术家王满晟、泰祥洲作品
费城艺术博物馆 2022年9月24日 特展《Oneness: Nature & Connectivity in Chinese Art》(合一:中国艺术中的自然与连结)近日在费城艺术博物馆 开幕,展出了泰祥洲、王满晟、费明杰、冰逸,共四位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费城艺术博物馆 中国书画策展人Hiromi Kinoshita与梅隆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Gabrielle Niu策展,探讨了“何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展览现场 泰祥洲,《方壶州图》(2021) 展中泰祥洲的长幅手卷《方壶州图》(2021)描绘了传说中的渤海三神洲之一,方壶,和岛上天光云影、龙跃于渊的奇景。作为泰祥洲“天象”系列之一,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自然长期的观察,以及人和宇宙勾连的思考。在他看来,物质世界并不存在恒常的本质,固、液、气三态不断转化。这种自由转化如何通过图像表现, 如何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材料描绘一个未知世界的图景,是泰祥洲不断探索的主题。这件作品中,画家在绢被上先画出肌理和纹样,再用水墨层层叠加,刻画出细节。而泰祥洲使用的清代古墨,为作品增添了现代工艺不能比拟的层次和透明感。 Tiger and Deer Drinking Together,... 继续 -
报道 | Artnet 中文 - 张小黎:把中国山水装进“珍奇屋”与“华容道”里
作者:李靖越 2022年8月18日 艺术家张小黎的工作室,在离机场不远的村镇里,巷子口是一处与知名导演毫无关系的“王小帅功夫烧烤”,像是在展现着这里与艺术界若即若离的关系。张小黎四年前搬来了这里,除了偶尔跟周围的艺术家打声招呼,她都闷在工作室里创作。今天,北京年轻的艺术家们已经不在798周边围拢,那里的租金和热闹意味着成功与门槛;相反,城郊的各处成为年轻艺术家泉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室四散开来,大家并不需要一个真正的中心。 张小黎于工作室作画 ©艺术家提供 张小黎算半科班出身,在大三之前,她还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实验室里改变植物基因,让它们高一点或者生命旺盛一些。之后她选择修习艺术,曾短暂地在宋庄租了一个小工作室,过上半职业的艺术家生活。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张小黎的创作逐渐成熟,如今她参与了 FQM 空间的展览《新雨后》( The Rain Freshens ),作品正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展出。 展览《新雨后》 ( The Rain Freshens )展陈照片,©The FQM 2022 展览《新雨后》 (... 继续
-
艺术家陈述 | 持颐系列
作者:陈督兮 2022年8月18日 陈督兮,持颐#64,70x50cm,绢本,2021 “新雨后”,主展厅,©THE FQM,2022 运 动 一直是持 颐 系列所关注的 问题 。水的运 动 在不同的地 势 下以不同状 态 流淌, 汇 聚。在光的照下呈 现 不同的透明度与色...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艺术家对谈:张艺蓉
作者:袁政 2022年8月18日 FQM 夏日群展《The Rain Freshens 新雨后》正在进行中,展出了包括张艺蓉在内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借此机会,FQM和艺术家聊了聊创作与生活,希望通过本次采访让观众对张艺蓉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张艺蓉1979年出生于陕西的艺术世家。她的父亲与祖父都曾长期为陕北地区的寺院和道观绘制壁画、建造塑像。陕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与张艺蓉自幼便接受的传统中国绘画的训练,为日后她的水墨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艺蓉的艺术创作植根于对“道”的追求和探索。绘画,作为道的一种载体和表达方式,依托于艺术家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德修养;艺术家自己修行精进,为作品注入了“空寂的心力”,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张艺蓉专注于水墨白描,用纯粹的墨法表现光影的质感和丰富的细节。她的白描花卉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纯洁、静穆的品质,气韵高雅,宁静致远。 张艺蓉的创作广泛汲取了唐宋壁画与宋元花鸟作品的养分。在她的绘画中,“美”与“道”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美是道的一种体现,是道德与精神成长的入口。而画,或者观画,即是我们溯本求源、追寻道的一种媒介、途径。因此,张艺蓉作品的题跋,多是摘录了释、道二家古代圣哲的话语,以此指引观者。这些跋文,有时会由她的先生、同为艺术家的泰祥洲老师书写。书法与绘画,同为水与墨的调和,相得益彰,从两个方面为“道”作了注解。 张艺蓉曾受邀为山西高平兴化寺内的北宋壁画,也是中国唯一现存的北宋寺庙壁画,绘制白描复原图。她曾多次在大型美术机构展出,包括《She/Her/Hers: Women in the Arts of China》(美国弗罗里达大学Harn美术馆)、《Ink Dreams》(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Dreaming Together》(纽约亚洲协会)等。她的作品已进入多家国际艺术机构的馆藏,包括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与休斯顿美术馆。 Q: 您在别的采访中提到,从小跟父亲学习中国画,在陕北的寺院、道观跟着父亲画壁画。这段经历感觉非常特别。能再多聊聊当时的情景吗?这段经历又是如何影响了您日后的发展呢? A:在陕北有很多民间的寺院和道观,有的历史悠久,有些是重新修建。我父亲是艺术家,也为这些寺院绘制壁画,设计牌楼。我从小耳濡目染,这是我童年和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在这个阶段,我接受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训练。对壁画和线条的特别偏爱,也是这一段经历的影响。...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艺术家对谈:邱荣丰
作者:吴素绘 2022年8月18日 “新雨后”,主展厅,©THE FQM,2022 The FQM 荣幸地邀请到90后当代水墨艺术家邱荣丰参展此次夏日群展《The Rain Freshens 新雨后》 。尽管邱荣丰因疫情防控没有来到纽约的展览现场,The FQM 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采访了邱荣丰,尽可能地将艺术家的声音带给观众。邱荣丰出生于中国香港,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艺术史)研究生。邱荣丰的作品涵盖传统与当代水墨作品、书法和装置。他以往的绘画融合了传统审美和当代视觉经验,画中既可以看到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也可以看到受遥感图像启发的构图。而近期的作品则着重于探索在笔触的提按顿挫中整合画面结构和墨色晕染的协调性。邱荣丰曾在纽约、香港和澳门举办过七次个人展览。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性的展览中出现,包括《吴彬:十面灵壁图》(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国当代水墨》佳士得拍卖、《水墨艺博》(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大楼)等。他的作品被收藏于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博物馆、香港置地广场以及国泰航空有限公司。 作为新生代水墨艺术家,邱荣丰并没有认为自己身上拥有任何的年纪标签。他认为只要保持心态年轻,一个人可以一直充满活力。年轻心态主要展现于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它能够使人更加包容地看待世间的不同,以及进行更多的尝试。当代水墨画其特殊性体现在于它基于传统,因此邱荣丰认为从事水墨创作的人应该不急不躁。在当代浮躁的社会环境里,邱荣丰如同一股清流,沉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创作。通过此次采访,我们将更加了解邱荣丰作为一名新水墨艺术家以及水墨教育从事者所进行的思考,以及当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他的创作理念。 “新雨后”,内展厅,©THE FQM,2022 Q: 您最早是如何接触到水墨? A: 在香港的环境中,水墨并不普遍,初高中时期我主要接触西方媒介并产生了做设计师的想法。后来,我选择水墨是跟着时机和缘分;念大学之前我偶然看到潘天寿的展览而引发对水墨的兴趣,于是经朋友介绍跟随梁林法老师进行私塾学习。随后,进入大学正式接受系统性的水墨训练,创作与历史学並重的体系给予我进行思考与探索的基础。我本科期间也曾前往北京画院进修水墨绘画。这一系列的经历渐渐造就了现在的我。 潘天寿与其作品(来自网络) Q:您以往的作品系列中,展现了对于现代科技的兴趣,请问现代科技给予您什么样的启发?... 继续
-
新闻 | 香港M+美术馆展览《博物馆之梦》呈现FQM代理艺术家梁铨作品
香港M+美术馆 2022年8月18日 展览现场 © 艺术家提供 FQM代理艺术家梁铨参展香港M+美术馆大展《博物馆之梦》展出,展期持续至2023年4月23日。 香港M+美术馆大展《博物馆之梦》探讨了“偶然性”与“拾得之物”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展示了艺术家如何以文化素材来革新传统。展览呈现了包括约翰·凯奇、小野洋子、白南准等战后大师与傅丹、李升泽、森村泰昌、郑国谷等当代著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此展将博物馆及其藏品想像成一个宝库,让观众有机会以崭新的方式发现世界。M+馆藏中八件梁铨作品之一《茶和一点点咖啡》(2001)也被策展人选入。 梁铨 茶和一点点咖啡 2001 咖啡、茶、色、墨、宣纸拼贴 178×48cm×4 《茶和一点点咖啡》的灵感来源于茶渍无意间在桌面与台布上留下的斑点。艺术家将这种自然与随性的感觉转移到宣纸上。每个晕染的痕迹都自然天成,而非刻意雕琢。这种“偶然性”,与茶和咖啡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拾得之物”,呼应了展览的主题。茶色,相较于墨色,更能展现出平淡中细微的变化。而茶与咖啡,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在这种恬静淡泊的美学中被完美调和在一起。四联屏的形式与纸上横竖有序的排列,让人联想起书法条屏的创作。茶渍像文字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呈现在纸上。看似枯燥、重复的动作之间,流露出娴静、淡雅的意趣。“禅茶一味”的境界也由此体现。 展览现场 © 艺术家提供 梁铨,194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中国抽象绘画最具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又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学习,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工作于深圳画院。现退休生活于深圳。 梁铨是中国最早将传统水墨结合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构建了东西方美学语言贯通却相互区别的个人表达。写实和写意的思考用细碎的言语辩白,在形与无形之间重建秩序,细节的极致调和以至“空”的境界。水墨轻重有序的晕染,形的消融,真实被层层措置与堆叠的细节阐释,以一种近乎消失的方式置于现实中再次显现,空白意味着无限。 梁铨曾经说道:“我喜欢带有抽象意味的东西,但是我整个画作的情调是具象的,画面实际呈现出的是中国山水画的节奏。”在梁铨看来,绘画既需要秩序,也要天趣;既兼顾结构,也饱含文人绘图范式—— 含蓄且非确定性指向,以不对抗不强加的态度应对瞬息万变。梁铨以其最具代表性的水墨拼贴,铺开淡然悠远的禅意。他用综合材料拼贴贯通西方抽象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因深刻的东方精髓和独特的风格备受瞩目。 梁铨的作品在全球广泛展出和收藏,曾参加由两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继续 -
新闻 |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呈现冯明秋《夜行者之歌》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2022年8月18日 展览现场 ©The FQM, 2022 FQM代理艺术家冯明秋多件书法与印章作品正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展览持续至2023年春。 布鲁克林博物馆一直以来有收藏中国艺术的传统。自1909年收到第一批中国艺术品以来,布鲁克林博物馆至今已经积累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馆藏。近些年来,博物馆逐渐转向收藏20及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与雕塑,表现了布鲁克林博物馆对艺术创新的重视。在本次对亚洲展厅的重新布置中,冯明秋“时间字”系列中的《夜行者之歌》与他雕刻的两枚钤印被策展人Susan Beningson选入,以示中国当代水墨的创新。 展览现场 ©The FQM, 2022 展览现场 ©The FQM, 2022 书法,作为笔墨在时空内运动的痕迹,包含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传统书法,通过所谓“法度”将时间所涉及的笔顺、运笔、墨色等,与空间所涉及的结字、章法、形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览现场 ©The FQM, 2022... 继续 -
新闻 | 冯明秋参展香港艺术馆展览:汉字城韵──书法中的诗舞画乐
香港艺术馆 2022年8月17日 香港艺术馆展览:汉字城韵──书法中的诗舞画乐 FQM代理艺术家冯明秋(1951年生)的作品《书法篆刻图像》(1998)以及《黑白心经》(2010)参展香港艺术馆(HHKMOA)展览「汉字城韵」。此次展览涵盖超过70件香港艺术馆馆藏以及香港艺术家的作品, 精选展品包括邓尔雅(1884 – 1954)《篆书诗》、区建公(1886 – 1972)《楷书八言联》、区大为(1947 – )隶书《幽兰诗》、罗叔重(1898 – 1969)《隶书五言联》、饶宗颐(1917 – 2018)《金书甲骨文》、赵少昂(1905 – 1998)《行书诗》、徐沛之 (1980 – )《草书黄伟文陀飞轮》等。展览从书法艺术与诗、舞、画、 乐之间的关系出发,让文化背景各异、不同知识面、不论年龄分野的人们,都能从自己的知识体系 及兴趣中,发掘欣赏书法的乐趣,并重新审视面对科技发展高速迅猛的脚步,延续发展经典文化成果的价值。... 继续
-
新闻|纽约亚洲艺术周会员介绍 — FQM空间
纽约亚洲艺术周 2022年7月12日 在亚洲艺术周的 “会员星期一” 介绍专栏中,FQM 创始人付秋萌讲述了她的职业轨迹,从广告业转行至拍卖行,并在当代艺术领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文章提及了她对艺术行业创业的理念,对当代亚洲艺术的理解,FQM 空间的创立,以及画廊自成立以来的展览项目。 FQM空间,「花房寿夫:回忆说」展陈,2021 FQM 空间将于今夏群展「新雨后」中继续展示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该展览将于7月29日至9月3日期间展出,展示了四位新一代水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邱荣丰(1990 年生)、陈督兮(1983 年生)、张小黎(1989 年生)和张艺蓉(1979 年生),带领观者探索并重新诠释古典艺术的展现形式。 夏日新展「新雨后」将展出艺术家邱荣丰、陈督兮、张小黎、张艺蓉的新水墨作品 点击阅览文章 继续 -
新闻 | Hammond Museum 王满晟个展《云游》
Hammond Museum and Japanese Stroll Gardens 2022年5月26日 本次展览展出了一系列王满晟创作的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不仅探索自然世界的精神,同时也探寻当代的创作意涵。展览分为三个部分,Guild展厅展出山水画和书法,Hays展厅呈现设色莲花系列,以及Goelet 画廊将展示一些写生册和艺术家的创作工具。 Installation photo of the Goelet Gallery. ©The FQM 展览期间将会开展以下活动: Saturday, June 11 from 1-4pm, Artist’s Talk and Reception,...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王满晟创作于2019年的册页《朽木集》现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展出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2022年4月27日 Wang Mansheng, Collection of Rotted Wood, Chinese ink on paper; mounted as an album, 11 × 7 7/8 inches (28...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秋麦与王满晟书法作品正于汉庭顿流芳园内展出
汉庭顿 2022年4月27日 Celebrating the recent opening of the final phase of its Chinese Garden, The Huntington presents a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继续 -
新闻 | FQM 携五位艺术家参展联合国中文日展览《禅意之妙》
2022年4月23日 为庆祝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大会事务和会议管理部文件司中文翻译处及联合国工作人员文娱理事会中国书会共同举办一次题为《禅意之妙》(The Magic of Zen) 的绘画和书法展,展品由九位国内外知名华人艺术家的禅意书画作品组成,共18幅。 FQM携五位艺术家王方宇、王满晟、冯明秋、唐可与泰祥洲,共九幅作品参加展出。这些书画作品呈现玄妙、静谧、幽深、淡雅和简约等禅意美学特征,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绘画美学观。展览已于4月18日至4月29日在联合国秘书处大楼环形墙展厅开展。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张洪作品于1月到3月在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ink/stone中展出
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艺术博物馆 2022年4月7日 ink/stone 展出了活跃于20和21世纪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批艺术家均以水墨和石头作为主要的艺术创作材料、主题和概念。 艺术家通过运用崭新的技术和媒介,开启了与传统中国美学全新的接触。有些艺术家在纸上或绢本上强调水墨笔触,以呈现山地景观或岩石形态;有些艺术家则采用通常与西方绘画相关的媒介和风格:布面油画,或水粉和水彩作品。另外一些艺术家则使用了摄影媒介,工业制造工艺,或行为艺术来呈现。当代作品与古老的石器一起展出,如佛教石碑、文人石和砚台,为艺术家对这些形式和媒体的重新诠释提供了历史的视角。 Arnold Chang (Zhang Hong 張洪) (American, b. 1954) Searching for Solitude in the Mountains, 2002 Handscroll, ink... 继续
-
新闻 | 艺术家张洪作品《Thinking of Spring》于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档案馆展出
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档案馆 2022年4月6日 「灵山︰唐家伟的艺术」首次呈现了来自香港艺术家唐家伟(1957–2012)近期由唐氏家族捐赠予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档案馆的11幅作品。唐家伟的作品在创作中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制作程序,这包括初期的抽象画,到后来用泼墨方式创作的山水画,以及用手和手指的书法创作等,进一步创作出完全自我的个人表达方式。 展览中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明代或更早,这体现出唐家伟在精神和艺术的探索之路上均受到了艺术先辈的指引。 展览还展出了Arnold Chang(张洪)的水墨作品 《Thinking of Spring》(2000年),他曾在2006年写道:“我从观i者处寻得的回馈是,这幅画看起来和感觉上像是古代大师的作品。可他们无法指出我具体模仿的是哪一副图或哪一位画家。 关于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档案馆 BAMPFA 在1963年创立,是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文化交流平台,鼓励个人进步、招揽社区参与,促进艺术和电影的发展。博物馆收藏逾19,000件从公元前3000年至今的艺术品,及逾17,500部电影和影像,旨在通过艺术和电影,提升人们的想像力,展开发人深省的对话。馆藏包括明清中国书画、西洋古典纸本作品、抽象表现主义油画、当代摄影和概念艺术等作品,亦有收藏大量日本电影、经典电影、影像艺术、与电影历史有关的文献纪录和纪念品。 继续 -
新闻 | 纽约佳士得呈现 「 王方宇:艺心文远 」
纽约佳士得亚洲节特别展览 2022年3月3日 展览 | 王方宇:艺文心远 3月18至23日 佳士得 纽约 佳士得欣然呈献“王方宇:艺文心远”特别展览,精选二十世纪中国重要艺术家、收藏家及学者的书画杰作。展览探索王方宇半个多世纪间与许多艺术家培养的深厚友情,对在美国收藏并展览中国书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密友中不乏张大千、胡适、林语堂、王己千、杨仁恺、启功及张充和等文化巨匠。展览包括艺术家赠予王方宇作品、其私人珍藏及个人艺术创作等。 继续 -
报道 | FQM入选NYC-ARTS本周艺术项目TOP FIVE PICKS
2022年2月5日 FQM本期展览《王己千书法之纽约韵律》入选NYC-ARTS Program本周主编精选热门展览 前五名。展览将从1月18日持续至3月5日。 同期入选展览: Forum Gallery – Stillness of Life: Bauer | Fenniak | Massad | Mitri; Baryshnikov Arts... 继续
-
展评 | 纽约节奏,苏州韵律
作者:张洪 2022年1月14日 王己千(1907-2003)的生平事迹和艺术创作在许多书籍、文章和至少一篇博士毕业论文中都有记载和分析[1]。他作为一位收藏家、鉴赏家和画家的声誉在中国艺术界具有传奇色彩。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他在中国书法艺术上的贡献。 FQM此次《王己千书法之纽约韵律》汇集了一批王己千精湛的晚期作品,旨在扩展和刷新公众对这位大师晚年创作力的理解。展出的作品均甄选自王己千的纽约旧友和学生的收藏,这些作品揭示了这股具有鲜明个性的创造力的爆发,如同纽约市本身一样,王己千的晚期书法作品充满了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能量,它们融合了多种影响——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展现出坚韧和豪迈的气魄,这不正是纽约这座“不夜之城”的缩影吗? 王己千在黄山,1987年 © 张洪 Arnold Chang 王己千出生于1907年的苏州。这座城市以其美丽的园林和悠久的艺术文化传统而闻名。他于1949年移居美国,除了在香港任教的几年外,他一直居住在纽约,直到2003年去世。在纽约度过的大半生里,王己千吸收了这座城市所提供的一切。在这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大都市的历史变革时期,他既是见证者,也是贡献者。 吴湖帆 王己千出生显赫,他早年师从著名大师顾麟士(1865-1929)和吴湖帆(1894-1968)学习绘画。1936年,王己千在伦敦举办的著名“中国艺术国际展”担任执行委员会顾问,并于之后与德国学者维多利亚·孔达(Victoria Contag)(1946-1972)共同出版了一部重要的《明清中国画家印鉴》[2]。然而,当王己千到达纽约时,他发现在美国几乎没人对中国画的品鉴有专业的知识,即使在博物馆专业人士中也是如此。他知道仅靠出售自己的传统山水画是不可能谋生的。即便按照当时中国的审美标准,他的山水画也是相对保守的。最初,王己千利用自己的艺术技能找到了一份设计墙纸和为灯罩做设计画的工作,但从事商业设计的事业永远无法满足他更深层次的艺术抱负。凭借自己良好的商业意识、东吴大学的法学学位与流利的英语,王己千比一般的中国艺术家拥有更多通往成功的途径,或者至少说是生存的途径。他能够通过房地产交易、为藏家提供收藏建议、为机构和画商鉴定中国书画、教授绘画以及偶尔出售自己的作品,而逐渐产生收入。 《明清中国画家印鉴》 王己千对艺术的热爱,尤其是对中国画的热爱,支撑着并鼓舞着他。一方面,他慷慨地与策展人、教授、书画商人、收藏家和学生分享他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毫不夸张地说,王己千在至少帮助整整一代学者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实践和鉴赏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纽约的博物馆和画廊为王己千提供了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艺术的机会,从而扩大了他的艺术实践。尽管他从未试图系统性地研究欧美艺术,但即使在中国的时期,他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西方艺术的发展。他在上海时就与刘海粟(1896-1994)等艺术家和友人对此进行讨论。他还曾与就读于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Beaux-Arts)的中国西洋画艺术家张充仁(1907-1998)[3]短暂学习。抵达纽约后,王己千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参加了许多课程,在那里他练习了写生,并熟悉了各种艺术媒介。他的意图从来不是成为“西方”或“国际”艺术家。而是作为一名中国画家,他在扩大视野,拓宽他对艺术的全面理解。在我和他的谈话中,王老师虽然不记得他的导师或同学的名字,但他确实受益于他在艺术学生联盟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从纽约的生活中受益。王己千非常清楚自己作为一名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工作的中国画家的困境,他有意识地努力寻找一种弥合两种文化的方法: “刚来美国时,我继续用中国传统的方式作画,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放弃自己的传统去像美国人那样做事情,这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不会感到太开心。但是我去看了当代西方画家的展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我已经了解中国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开始意识到,为了传统而坚持太久绝不是一件好事。自从我来到这里,我已经敞开心扉,我可以看到这一点。例如,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山水观念在这个时代有点过于狭隘了,所以我试着去挑出我认为西方画和中国画的好的部分,以便创作出一些表达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东西。我认为,这符合现代绘画的思想或意图。”[4] 多年后,他向我解释: “我知道波洛克(Pollock)、克莱恩(Kline)、马瑟韦尔(Motherwell)和托比(Tobey)。我看到了他们在做什么,但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关于西方绘画,我学到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其一,西方绘画是为了从一定距离观看的,所以构图很重要。其二是油画家的“笔触感”和我们的笔墨很相似,但又因为材料的性质原因而不完全一样。中国的笔和墨比油画颜料和油画布反应灵敏得多,所以笔墨是中国画家比西方画家更深入探索的一个方面。”[5]... 继续 -
展评|王己千从传统文人画家到抽象艺术书法家的历程
作者:杨凯琳 2022年1月12日 王己千常说精通中国书法是鉴定和收藏文人画的必要条件。他从小已有走向一位传统文人画家和收藏家的期望。在美国,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人画收藏家和鉴定家之一,并是占有了公众敬佩的重要20世纪近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和抽象艺术书法家的地位。 ▲ 图 1, 甲骨文, 图来源于百度 中国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见于公元前15世纪。(图1)这个例子证明了,当时的中国已经确立了施展优雅、有力和精致的中国书法的标准。语言和书写文字的发展是一个稳定和文明社会的必要基石。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中国独有的墨也跟着发明,然后又发明了毛笔,用于文字记录。中国书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及其教育、法律和货币制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书法学问的敬畏和重视可以追溯到春秋(770-476 B.C.) 战国(476-221 B.C.) 时期孔子(551-479 B.C.)的教学。此外,有历史记载,王羲之(303-361 A.D.)的精美书法被收藏家们所珍视。伴随着书法的出现,绘画也随之而来。 因此,中国文人画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再研究了王己千收藏的几位历史上重要的文人画大师的画作之后,例如董源(943-962 A.D.)米友仁(1074-1153 A.D.),赵孟頫(1254-1322 A.D.),倪瓒(1301-1374 A.D.),四僧,明四家,清四王,我发现所有这些伟大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们每个人的绘画和书法都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并是使用中锋笔墨(将在下一段解释)来创作的。 在王季迁收藏一张王原祁山水画中自题的题跋中说:“画以神遇不以形求。。。余学大痴自少至老已屡变其法章法合局矣而笔墨未到如用笔用墨矣而机趣未融刻意。。。今老矣揂望其兴。。。” 可见,中国历史画家大师他们先是摹仿大师笔墨,再创作他们自己的笔墨来呈现他们各自对抽象风景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的著名收藏中能发掘同一艺术家的书法作品和绘画的原因,书法和绘画都跟笔墨有连带关系。有人说,中国文人只关注于山水画的创作。山水画可能的确更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其实,明朝(1368-1644年)时期,很多花卉、昆虫画还在藏家手中,但很多都失传了。此外,高质量的中国肖像画似乎在15世纪初就已经消失了,虽然后来在郎世宁(1688-1766)的指导下有了一些受西方的影响的创作。... 继续 -
新闻 | 冯明秋参展台湾横山书法艺术馆展览
2021年12月11日 冯明秋书法作品《沙字》参展台湾横山书法艺术馆展览「飞墨衡山」。此次展览由华梵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黄智阳教授担纲策划,邀请中国、日本、韩国、德国、芬兰等地共51位艺术家参与展出,其中包括冯明秋、徐冰、谷文达、王冬龄、徐永进、高木圣雨、金炳基等。 当代书法是古今审美冲突的竞合成果,更是文化与艺术离合的复杂状态。书法集合历史、文字、文学、视觉、身体、观念与行为,成为综合性艺术的最佳代表,挑起了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同时考验了当代社会中的视觉价值与在地性的角色扮演,也诱使观察者思考时空的暧昧关系,因而产生极为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 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书发艺术,传统又迷人,时尚而复古,固执且独特。这些思考与创作成果都辐射出新世纪的书法新解。为了重估书法艺术的可能与价值,策展与研究,观看与对话,可能是建构书法美学的最佳途径。横山书法艺术馆开馆展「飞墨横山」以此为旨,透过「溯源」、「寻新」、「对话」、「跨域」四个子题,展示书法艺术传统与当代的对话,探索书艺创作的时代趋势和美学思维。籍此,为展望横山艺术馆成为国际书法艺术汇流的焦点场域。 Photo / Courtesy of Artist Photo / Courtesy of Artist 冯明秋《沙字》在解析书法内在元素,创造出超过一百种不同的书写图式之后,加入新技巧及转化后的书法观点,结合抽象元素,以先水后墨的技巧,将文字放进若隐若现的漂浮空间。 Fung Ming-Chip, Sand Script, Ink on... 继续
-
新闻 |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秋麦和冯明秋
2021年11月19日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水墨群展《Ink Dreams》,展览时间2021 年 9 月 19 日至 12 月 12 日,其中展出了包括秋麦 (Michael Cherney) 和冯明秋 (Fung Ming Chip)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出版中,策展人 Susanna Ferrell... 继续 -
报道 | 安邸AD - 泰祥洲艺术工作室
2021年11月3日 安邸AD/建筑文摘杂志(AD)在其新的专栏《空间-家庭-工作室》中介绍了泰祥洲的艺术工作室。此外,这篇来自AD的文章介绍了泰祥洲如何通过中国传统媒介传达他对世界的当代感知,以及他是如何创新宋代水墨画技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泰祥洲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了解和兴趣,也让他将科学道理与中国古典文人精神相结合,并将其注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正如泰祥洲所说:”现在,我们思维方式的传统其实并没有改变,但我们技术的传统已经改变了。科学的发展改变和扩大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因此,我们的艺术解释也在改变”。 《AD/Architectural Digest》,1920 年创刊于美国,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有关家与生活方面的权威级刊物,在全球目前共有9个版本,并连续多年获得由业内意见领袖评为的“年度最佳杂志”、“最佳生活方式类杂志”及“最佳室内设计类杂志”(Lead-Award)等多类奖项。2011年4月15日,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康泰纳仕有限公司开展期刊版权合作出版《安邸AD/Architectural Digest》,其秉承强大的国际背景支持与本地化创新重生的优势,汇通中西方文化闪耀登陆中国,以全方位的触角带领中国读者领略有关家与生活的高品位生活态度。《安邸AD/Architectural Digest》不仅是一本家居设计杂志,“安”是安心、舒心的意思;而“邸”不仅有豪宅的意思,更包括丰富的人文内涵,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同时,也为他们向往的生活不断设定新标准,深受有品位的并且追求优质生活的读者,以及时尚界名流、建筑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喜爱。 继续 -
报道 | 纽约亚洲节精选 - 泰祥洲 – 宇宙物质:从无到有
2021年10月12日 秋萌画廊荣幸地参与了2021年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 (AWNY) ,这是一个由纽约大都会地区的顶级亚洲艺术专家、拍卖行以及世界知名博物馆和亚洲文化机构合作举办的活动。 与AWNY合作,我们将推出 《宇宙物质:从无到有》,这是我们画廊为艺术家和学者泰祥洲举办的第一个个展。作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 展览的补充。 我们很荣幸,”天象 “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龙跃清音”,被选为2021年秋季AWNY的精选推荐。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访谈: 本杰明·朗格福德
2021年8月13日 本杰明·朗格福德(Benjamin Langford),1992年出 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在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2010 – 2014)深造之前,他曾成长游历于美国康州、英文伦敦 和新加坡。跨国文化的成长背景让他对不同的历史和表现自然的妨害感兴趣,也使他对花 —— 也就是兰福德创作中最为常见的主题 —— 背后的象征意义颇感兴趣。花也成为他最常的创作题材。本杰明·兰福德目前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其作品多次在纽约多个艺术空间中展出。 他的作品一直与自然(nature)和超现实(hyperreal) 结合的当代表现形式有关。他的雕塑作品《花》将大 型花朵图像以数码印制的方式呈现在画布之上,这些 花朵可以舒展得挂在墙上或垂坠于地面。这些作品生 动的表现形式探索了科技是如何拉近我们与自然的距离,又同时扭曲了我们对真实的感知。他的作品通过 推翻照片原有的被观看的方式,使人们注意到了图像 魅惑和致幻的特点:它们已不再是反映现实自然风景 的窗口,而是看似超出其实际维度的拟像。 在他最新的作品《温室中》中,他在粗麻木上进行创 作,将电子印刷和手绘的方式相结合来探索作为一个...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访谈: 沈玮
2021年8月13日 沈玮:也许,这是我们通向美、神秘和快乐的渴望途径。 “回忆,想象,幻觉是这个系列的灵感来源。结合摄影图片和极简绘画的形式,《隐形与图》是我对处于身体和事物周围或内外的能量存在作视觉化的理解。中国哲理中的“气”是一种无形的生命力量和愈合方式。通过对“气”的个人化认知,我想展示一个有诗意的、超现实的、充满诱惑力的多维空间。也许,这也是我们通向美、神秘和快乐的渴望途径。 ” —— 沈玮《隐形與图》 今年7月,FQM展出了以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的群展“但聞人語響”,作为画廊研究项目QM Project的延伸。此次展览的策展人Cathy Fan 是Artnet 新闻中文网编辑总监,呈现了六位艺术家秋麦(Michael Cherney)、康兰丝(Lois Conner)、苏杰浩、沈玮、陈荣辉和 Benjamin Langford的作品。沈玮展出了创作于2014年至今的摄影与绘画系列《隱形與圖》中的其中三幅作品,分别是《Bliss》、《Bindi》、以及《Crying Lotus》。 在沈玮的作品中不乏许多裸体摄影作品,尤其是自拍照。他认为自拍照的创作是一个自我审视和探索的过程。他曾说道:“在自我审视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理解了人性中自由与局限之间的张力”。 在《隱形與圖》系列中,沈玮延续了以往作品中以自身的角度探索世界,但对于抽象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完成了一次风格上的突破。艺术家对于身处在无形的气场中,使用了摄影与极简绘画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中国哲理中“气”的个人理解,他形容气场如同“一个隐形的多维地图围绕着我们”并且认为每一个维度都有各自的魅力之处。 近代科学中,“超弦理论”提出了不同维度的存在,其描述的世界不同于人类生存于的三维空间,多层维度空间的并存是难以被肉眼所看见。沈玮的作品中,人类生存的三维世界以摄影的方式成为了二维世界的样貌,而透过虚化所有实物以及实化肉眼所看不见的“气”,使无形的气场被放在了第一维度,更加地清晰可见。 有意思的是,“超弦理论”与中国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着微妙的相同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宇宙生成论中,用此形容了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与多维空间的互相叠层影响而创造出宇宙的理论是吻合的。沈玮形容“气”为“一种无形的生命力量和愈合方式”,《隱形與圖》系列使用了逆向的思维模式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万物之源的理解。 由此可见,沈玮不仅仅是进行了自我审视与探索,此次的系列更加上升到了对宇宙万物的探索。出现在系列里的角色都来自于艺术家自身的回忆,幻想,和个人经历中。例如展出的作品《Bindi》,它来源于艺术家旅行印度后,学习到“Bindi”象征人的第三眼,...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访谈: 苏杰浩
2021年8月13日 《瓦莱:日常图景》 位于瑞士南部的瓦莱州,为人所知的可能是因为处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段被晶莹剔透的冰川覆盖的景观,绵延漫长的雪季,和长眠于此的诗人里尔克。它也是一个在居民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富有生气的城镇,在每个短暂驻留的旅客心中,可能会有一个属于个人的经历和回忆里的瓦莱。它像是一本不同篇幅的书籍,寄存于不同人的行囊里。 也许你没到访过瓦莱,但是通过艺术家苏杰浩的作品《瓦莱:日常图景》,观者会被带入瓦莱的日常生活里。在雪地映射的光线和飘落的雪花朦胧了视线中,簇拥前往教堂的人群;笼罩在暖阳光晕下的里尔克诗句,仿佛邀请着观者打开这扇门进入诗人笔下的空间里;湛蓝冰川在层层折射的光线下如水晶一般剔透,苏杰浩在身处这样场景的时刻,将他的体会感受通过摄影以视觉的方式转述到了观者的眼前。或许能唤起的是对瓦莱自然景观的向往,亦或是对自然的威严壮丽而憧憬胆颤,并不得而知。而这些都是众人与影像之间产生的独一无二的交流,是独立的,却又是相互回应的。 这或许是苏杰浩对创作中所希望通过影像与之搭建的桥梁,而引发的某种思考和情感回应的共鸣感兴趣的地方。 Q&A Q: 驻地是有限时间里对陌生的地点进行体验和探索,在创作的过程上,这会不会和平时的创作有所思路上的不同? 苏:不太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个人觉得在方法和意图上需要更明确一些。 Q:在驻地的三个月里,有没有什么瞬间,让你对瓦莱这个地点有了自己的理解?还是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苏:对一个地方的印象在最初大致就能形成,接下来是一个加深理解和感受的过程。记得五月初有一次我搭缆车上山,车厢里一个乘客在电话里面和她的朋友谈起天气说五月份还在下雪。对于我作为一个短暂的访客,雪是令人兴奋和期待的,这种陌生感所带来的不同的认知也可以类推到其他事物上。 Q:为什么放弃宏大的命题,而决定更多展示个人视角和个人经验?里尔克的诗歌在这个系列中是一条怎样的线索? 苏:到达瓦莱的第一周我探访了位于拉龙教堂[1]的里尔克墓地,当天沿途的景观(日光和风)让我想到了他关于诗歌的论述(诗是经验)[2],以及看到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瓦莱地区的自然景观为我们内心世界的表达所能提供的丰富的对应物[3],给了我最初的启发并构成了这个项目的一些基调。所谓模糊的往往更精确,个人性的也具有普遍性,在这些想法的推动下,可以说我更感兴趣于如何在一种主观的态度下以相对客观的方法来完成这个项目。 Q:你的这组作品是以个人视角出发的,你认为创作者的性格是如何在这里体现的呢? 苏:在我看来作者的性格在他/她所做的一切决定中体现,具体来说在作品的方法和概念中体现。 Q:你的作品中,对诗意的呈现和抒情的唤起都是十分精准的、直击人心的。这样的精准是怎么呈现出的? 苏:诗意往往是难以定义和捕捉的,抒情容易变成过度抒情,对我来说可能中立的态度更重要。我感兴趣的是,透过对当前情境注入一种高度的专注力来唤起某种更高的感知或意识,理想的话这种感知和意识应该是敞开的并且是可感的,能够导向不同或是更深的理解,其中也可以涵盖诗意或者抒情。 Q:你最喜欢的在瓦莱吃过的一顿饭是吃的什么呢?(因为想到回忆里其实人最容易想起的是气味) 苏:在瓦莱吃的最多的可能是煎鸡胸和西兰花,还有意大利的吞拿鱼罐头,想不起来哪一餐是最难忘的:)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峡谷里的声音,觉得声音反映了我们所处场所/空间的结构和信息,包括在村庄、城市、街道、广场、列车、缆车、房间、还有自然里的各种声音。 Q:以这个项目而言,说说你对于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一些想法?如何看待摄影这个平面影像的局限性和其他的媒介相比较。 苏:摄影是时空媒介,或者也可以说,所有的媒介几乎都是时空媒介,因为我们对这两者的感知不可分割,只不过侧重不同。摄影里面我考虑更多的是空间性... 继续
-
新闻 | THE FQM 访谈: 康兰丝
2021年8月13日 康兰丝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而不可预测的时代 。 将来的人类将像我们看待从前一样看待这个时代——以一种带着歉意的反思的方式。 在过去的40年里,我参与了许多拍摄纽约的项目。 最初,我想创作一个新项目来拍摄我过去50年来一直生活和拍摄的纽约市内五个行政区。2020年的总统大选前一年是美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这次选举对美国的直接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将在未来几十年产生影响 ,并以同样深刻和持久的方式影响全球事务。 当我在纽约这座美丽但在某些方面也十分丑陋的城市中进行拍摄时, 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成为了谁、以及我们如何来到这个动荡的转折点这样的问题。展出中的两张照片是我研究此主题的一部分。我称这个项目为“拍摄第五大道”(有趣的是,这是特朗普使用的短语,暗示他可以射击第五大道但不会失去选民)。 1984年,在古根海姆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前往中国西南,拍摄下了巍峨的喀斯特地貌。这开启了我之后在那里的长期创作。此后,我探索了西北丝绸之路、长江流域以及全国蓬勃发展的城镇的城市景观和人文产业 。与此同时,我也在美国西部的纳瓦霍保留地(包括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部分地区)上进行了大量创作。 几十年来,我的大多数其它项目都是长期的和全球性的。具有历史性的景观是我的主题。我是一个痴迷的景观收藏家和观察者。我试图通过摄影以一种刻意而微妙的方式揭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描述我与可见的和想象的、事实和虚构的关系。 对谈 Q:疫情是否改变了您的生活习惯?是否造 成了任何困难拍摄这个系列? A: 我相信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三月中旬,我 不确定纽约的疫情究竟多严重。当时我正在福特汉 姆大学教学,所在的区域布朗克斯是纽约首起确诊案例的地方。我的哥哥建议我立刻回老家宾夕法尼亚州,所以我离开了纽约。当时我不确定我将会离开两个星期还是六个月,最终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在那里待了两个月。... 继续 -
FQM入选NYC-ARTS本周艺术项目Top Five Picks
2021年8月8日 FQM本期展览《花房寿夫“回忆说”》入选NYC-ARTS Program本周主编精选热门展览 前五名。展览将从4月21日持续至6月19日。 同期入选展览: Museum of Modern Art – Reconstructions: Architecture and Blackness in America; The Public Theater – The... 继续 -
新闻 | 一位美国摄影艺术家,为何出现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中?
Artnet 2021年7月26日 1970 年代初至2000年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馆在学者方闻(1930-2018)的带领下建立了美国规模最为庞大的亚洲艺术收藏,使其成为一座因陈设古代作品而闻名的艺术重镇。 2000年后,在现亚洲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的推动下,亚洲馆开始囊括当代艺术、扩展其基于中国传统艺术脉络所延续的当代作品收藏,旨在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对话、展示亚洲传统艺术的脉络在今天以及未来的可延续性。就在这一时期,一件名为《山重集》(Bounded by Mountains)的摄影册页作为第二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被纳入馆藏,而它的创作者却并非中国人(甚至不是亚洲人)——这位艺术家名为Michael Cherney,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秋麦”。 秋麦 Michael Cherney是波兰犹太后裔,196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其创作虽以摄影为主,但人们却很少在当代摄影类别的展览中见到这个名字。而在西方大型博物馆亚洲部门、国际拍卖行、老牌亚洲画廊策划的基于中国传统脉络延伸的水墨当代艺术的群展中,他的作品常常在列。 近年来,秋麦的身份和他的创作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中美当代艺术界的重视及相关学术探讨——作为一位跨越文化与国界的艺术实践者,秋麦的创作挑战全球化视野下当代艺术的边界。 “但闻人语响:Yet, Only Voice Echoed”展览现场,秋麦 Michael Cherney作品《山重集》,©THE FQM,2021 “用镜头记录长远的历史视角”... 继续
-
报道 | FQM入选Artnet News本周主编精选艺术项目前十
2021年7月15日 FQM本期展览 “但聞人語響:Yet, Only Voice Echoed” 入选artnet news 本周主编精选艺术项目前十。 “但聞人語響:Yet, Only Voice Echoed ” at Fu Qiumeng Fine Art, New York... 继续 -
新闻 | MUSÉE Magazine 展览评论| “Yet, Only Voice Echoed.”
2021年7月8日 Text by Claire Ping Copy Editor: Ben Blavat “Yet, Only voice echoed (但聞人語響)” is one of the most iconic lines... 继续 -
新闻 | 泰祥洲个展“天道幽明”于北京南池子美术馆举办
2021年6月25日 泰祥洲个展“天道幽明:泰祥洲水墨画展” (Cosmoscapes: Ink Paintings by Tai Xiangzhou)于2021年5月29日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幕(关于展览的更多信息,请点击下方链接)。本次展览为艺术家近期在芝加哥展出的同名个展的平行展,由南池子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云杪文化联合主办。展览回顾了泰祥洲过去十年的作品,着重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宇宙学、天象和绘画之间联系的长期关注。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8月31日。 近期发表在Hiart上的一篇专访介绍了泰祥洲的职业道路、对宋代山水画的思考、山水画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以及泰祥洲的艺术创作方向。采访还详细介绍了泰祥洲的创作过程,和他对宇宙学与传统的想法 —— 这是他的研究和艺术实践中两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览“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将持续到2021年9月20日。本次展览由艺术家泰祥洲和普利兹克(Pritzker)亚洲艺术主席、中国艺术策展人、芝加哥艺术学院亚洲项目主任汪涛策划。此次展览展出了泰祥洲的14件作品,包括横竖卷轴、屏风和册页。 继续
-
报道 | Orientations刊登Julie Segraves撰《泰祥洲芝加哥美术馆个展展评》
2021年5月11日 亚洲艺术协会主席和策展人史钰丽(Julie Segraves)为泰祥洲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个展“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撰写了展评。在文章中,史钰丽介绍了艺术家和他的绘画方法,并对展览中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由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策划,将持续至2021年9月20日。有关策展人对本次展览的解读,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汪涛: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会停止,博物馆在后疫情时代更加重要。 继续 -
新闻 | High Hanging Fruits — Podcast|与剧作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的一次对谈
2021年3月8日 《跳一跳摘到的果子》第35期节目上线啦!《真品还是赝品》:中国古代书画该怎么欣赏?在西方热爱中国书画的是怎样的一群人?当代人画水墨画些什么? —最近在纽约的 Fu Qiumeng Fine Art 里,进行着一个关于明末清初的神秘书画家八大山人的文献展。展览通过王方宇先生关于八大山人的研究和收藏,完整呈现一位中国古代书画权威鉴定家的鉴定方法。 剧作家朱宜和天体物理研究员刘佳,看完展览后向 Fu Qiumeng Fine Art 的创始人付秋萌提了许许多多关于水墨、赝作、艺术品拍卖、画廊运营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八大山人画的鱼都在翻白眼? 关于电台:《跳一跳摘到的果子 High Hanging Fruits》是一档由剧作家朱宜和天体物理研究员刘佳共同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人文与科学严肃活泼的谈话类节目。 继续 -
新闻 | 泰祥洲个展将于3月11日至9月20日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
2021年3月8日 《天道幽明》开幕研讨会 此次讲座由艺术家泰祥洲和普利兹克(Pritzker)亚洲艺术主席、中国艺术策展人、芝加哥艺术学院亚洲项目主任汪涛一起探讨泰祥洲的作品是如何诠释了非西方为中心的亚洲古典世界观,并同时重申此种视角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中的重要性。 《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 艺术家泰祥洲 (1968年生)的个展“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 (Cosmoscapes: Ink Paintings by Tai Xiangzhou) 将于2021年3月11日至9月20日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策划。展览上将展出包括卷轴、屏风、册页在内的十四件作品。 泰祥洲是当代艺术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学者型艺术家。他幼随胡公石学书,后问学于冯其庸门下。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仰观垂象》深受艺术史大家方闻教授的推重,并亲自作序鼓励。这本著作在海内外艺术史界的影响力近年来愈发显现。 泰祥洲长期致力于重构中国早期山水的理想范式,对山水图像源起与演变的研究得到了学界关注。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建立在他的艺术思想基础上完成的。泰祥洲早期作品学习宋元绘画传统,2013年以后,他立足于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从宇宙学、天文学和绘画关系的角度,创作了《创世纪》系列、《天象》系列和《黄钟大吕》系列,受到中西艺术史界的广泛关注,哈佛大学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均有收藏泰祥洲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和著作也常常被作为艺术史课程的探讨和研究题目。 2015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收藏了泰祥洲的《天象2014.1》(2014)。这件作品后被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精品集》中。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被收藏和展出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尼尔森阿特金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杜克大学Nasher博物馆、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澳门民政总署美术馆、中华书局等。 继续
-
Madame Figaro专栏|秋萌:林泉栖隐——山水绘画的精神意象和变迁
2021年2月18日 导语 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中,“归隐”这一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意象是根植于文人艺术内部的创作源泉之一。时过境迁,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背景中,这条东方文脉依然隐藏在巨大的变革背后,影响着当下的艺术创作。在古代和当代,艺术家对“归隐”是如何理解的?现代科技如何影响了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归隐”?通过对两组作品的分析,下文将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Madame Figaro MODE 特别邀请FQM |艺术与视觉文化计划创始人秋萌讲述山水绘画的精神意象与变迁。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论语·季氏篇》 | 儒家提倡的“仁”指的是个人之于社会的责任感,也就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其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与此同时,也向知识分子提出“兼济”与“独善”:这则关于进取和后撤的两种处理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人生理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这里指的“天人合一”,即是道家对“真”的追求,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所以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的生动气韵。道家主要的讨论围绕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即对自然建立一种深宏的体恤和敬畏。 以上两种哲学观对文人士大夫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得以让“归隐”这条线索贯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书法、绘画艺术等文艺经典。通过这些多维的叙述形式在时代的更迭中发展和丰满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生命形态 ,建立了“人与社会”和“人与天 地万物 ”这两个议题在中国艺术中不可撼动之地位。下面两组作品并置了古代和当代的山水作品。通过对比来探讨两个时代中水墨山水的视觉呈现和思想意趣,进而阐释“归隐”这一主题在中国水墨艺术中绵延至今的影响。 “渔人”母题的古今嬗变 中国艺术史的发展中“文人画、士夫画”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流派,它所体现的价值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这样的审美价值在继唐宋后的元朝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朝代,蒙古族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对汉人采取了残暴的镇压,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民族归属感的丧失迫使许多文人士大夫在亡国的际遇下隐居不仕、寄情山水。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之一的吴镇... 继续 -
报道 | Artnet 新闻 - 在纽约开画廊推广当代水墨,她认为职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2021年2月10日 Artnet 新闻|在纽约开画廊推广当代水墨,她认为职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看起来成功的职场路径是一模一样的。在我们的新专栏“职场故事”中,我们与艺术行业中的一些代表对话,听听他们的故事,也让他们为更年轻的人们给出建议。 圣诞节前,纽约刚下了第一场大雪。踩着路边的积雪,我们在上东区的Fu Qiumeng Fine Art见到了画廊主理人付秋萌,当时正进行着她闭关之后的展览,关于鉴定家王方宇对八大山人的研究手稿档案的整理工作。 诚然,画廊空间不比博物馆,但整个展陈十足完整且有趣。画廊运营并非易事,何况是在艺术市场之中心的纽约创业——这里机会多,但挑战也大。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付秋萌对于艺术的启蒙从中国传统书画开始,但她的职场却并非起始于此。在创业几年后,付秋萌如此感叹,艺术世界的许多职场都需要自己创造机会。也许这个特殊的行业中,人人都是创业者。 artnet新闻 × Fu Qiumeng Fine Art创始人 付秋萌 Q:2020年对于在纽约的画廊从业人士而言一定是艰难而又难忘的。你今年是怎么度过的?疫情期间有无什么困难和惊喜?能否聊聊最新的项目?... 继续 -
新闻 | 秋麦的《长江万里图》在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上展出
2020年12月16日 秋麦 的《长江万里图》系列中的8个手卷正在山东美术馆参展 “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这个双年展从2020年12月13日持续至2021年3月12日。这次展览共展出了132位艺术家的596件艺术品。 秋麦的《长江万里图》系列共包括42个手卷。为了这个系列的创作,秋麦参考了多件有关长江的古代画作,特别是华盛顿特区弗利尔美术馆的一件出自宋代佚名画家的手卷。以这些古代书画作品为起点,秋麦用Google Earth和网络地图确定拍摄地的GPS坐标,以便找到最理想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其拍摄过程共历时五年。艺术家又经过两年的编辑和制作完成了这系列作品。在一次访谈中,秋麦就《长江万里图》系列曾经说道:“这个庞大的题材,让我可以深度探索工笔与写意之间、眼之所见与心之所见之间、明确与模糊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继续
-
新闻 | 佳士得纽约 X 秋萌 |《White Ground 白底》项目100%成交。
2020年10月6日 秋萌画廊荣幸地宣布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画廊总监付秋萌与佳士得联合推出的特别项目《White Ground 白底》 于2020年9月30日圆满结束。画廊代理的七位艺术家作品,首次进入到亚洲当代艺术交易板块,并于线上拍卖中100%悉数售出。此次跨界合作是2020年下半年画廊在市场板块跨越传统和当代边界的一次实验。将根植于亚洲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首次带入到全球当代艺术领域,旨在打破“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分歧。 此次线上拍卖是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的一部分,其中佳士得八场现场拍卖录得近8,300万美元成交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0%,超过拍前低估价总和之175%,来自全球5大洲41个国家及地区的买家积极参与拍卖竞投,总成交额中过半由亚洲藏家所贡献,继续巩固了佳士得在纽约亚洲艺术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 继续 -
新闻 |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冯明秋《光线字》
2020年8月29日 秋萌画廊荣幸地宣布:冯明秋的《光线字》于今年一月的《The Null Set 空集 Ø》展览中,被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藏,进入其亚洲艺术部永久馆藏。 2020年初,秋萌画廊纽约空间举办了冯明秋个展项目《The Null Set 空集 Ø》[展览回顾 | 冯明秋《The Null Set 空集 ∅ 》]。这是艺术家距2013年参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在现代中国之前世今生》阔别纽约七年后的第一次回归。... 继续 -
新闻 | 冯明秋的木板篆刻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2020年7月30日 秋萌画廊荣幸地宣布:冯明秋的木质篆刻作品《无题》近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的永久馆藏。 《无题》是冯明秋将创作重心由篆刻转向书法创作前的作品。印章上的文字为“飞”和“叔”。在冯明秋的呈现中,两个字的字意被抽离,字的笔画成为了抽象构图中的视觉符号。 冯明秋将篆刻看作一种独立的艺术媒介,而不是依附于书画的功能性媒介。他认为,书画作品中,印章大多位于边缘,这限制了篆刻的表现力。在他的作品中,篆刻中的文字变为了抽象符号,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构图给观看者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间。在一些作品中,他将篆刻尺寸扩大至不能鈐印,取消了传统篆刻作为印章的功能。由此,冯明秋将篆刻呈现为一种与传统篆刻截然不同的媒介。 “冯明秋在篆刻艺术创作上的最具革新的理念是,让篆刻脱离书画附属印章的实用功能,而成为独立的艺术媒介。他的大型篆刻作品系列,在尺寸上可以突破到达5-7英尺,以红白二色为主体,作为独立的悬挂装置艺术品。在中国艺术世界里,需要创新者,特别是那些被传统教条紧密束缚的领域。而事实上,其实他认为任何印章,无论任何大小,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看待。”——王方宇(《冯明秋的篆刻艺术》 ) 冯明秋于1975年开始篆刻创作,1982年开始探讨篆刻独立于书画的可行性,1984年在纽约上城做了第一个木板篆刻的个展,1986年在纽约的亚美艺术中心 Asian American Arts Centre举办了第二个木板篆刻的个展,并由王方宇先生为展览撰写文章(学者展析 | 王方宇 —《冯明秋的篆刻艺术》 )。2020年,冯明秋的作品《无题》由亚美艺术中心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永久馆藏。 继续
-
新闻 | 沈忱: 参展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 “And Now"
2020年6月10日 沈忱的作品《无题 No. 53003-14》(2014年)正在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的展览“And Now”上展出。白兔美术馆长期专注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2000年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现今白兔美术馆拥有世界上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沈忱的三组作品被白兔美术馆收藏。 沈忱的抽象水墨实验,起始于传统书法,字体的间架,解构再排列,运笔的轻重缓急,抽拨出不同色域的墨色。从层次无穷的墨色(灰色)中,获得表达的自由度。沈忱的抽象意识则受动于明四僧之一的朱耷(八大山人),笔法间的留白,空空洞洞,“空则满”的哲理一切尽涵其中。八大的运笔,以书入画,中国书法的线条性,和经典绘画的诗意性,在沈忱理性的整理和实践中出现了新的视觉体系。 空旷的平面已被画面背后虚无的引力所破坏。然而,笔触或线条,是由笔触的重复和排列而产生,仅作为痕迹而存在。层次是笔触重叠的结果。被纯粹化了的视觉语言游离于极限和无限之间,构成一种空寂而繁复的视觉效果。时间依循于笔触之前后,留下一片空灵而又朦胧迷离的痕迹。 继续 -
新闻 | 《王满晟:从丝绸之路到哈德逊河》在康州学院开展
2020年6月10日 王满晟的个展于 2020年2月5日在康州学院开展。展览的题目是“ 王满晟:从丝绸之路到哈德逊河”。展览上展出了艺术家过去三十年创作的多种媒介的八十余件作品,包括 水墨画、书法、照片、版画和速写。 继续 -
新闻 | 冯明秋 - | Les Poemes du Mandarin 系列瓷器,由爱马仕 Hermès 与香港文华东方携手推出
2020年1月28日 由爱马仕(Hermès) 与香港文华东方(Mandarin Oriental Hotel Group)推出观念书法艺术家冯明秋(Fung Ming Chip) 一套名为 “Les Poemes du Mandarin”的瓷器系列。品牌设计公司Marc & Chantal 由此展开藏品设计。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冯明秋书法中像香槟中升起的气泡的这个元素。在最终的呈现中,汉字像香槟酒中缓缓上升的气泡一样在餐具上排布,在陶瓷上创造出水墨的流动性和运动感。本次藏品中总共有18件中国瓷器,是爱马仕第一次推出餐具系列。 设计师在每件艺术品中加入了冯明秋印章的这个元素,并探索了在墨和水的渲染中,书法中不同的灰色调和渐变带来的微妙变化。同时,瓷器也展示了冯明秋创作的诗歌、他的诗歌摘录以及他选择的单个字符,其中包括冯明秋书写的唐宋大家关于宴席、友谊、美酒佳肴的诗词。 爱马仕(Hermès)工作室的技术和工艺在墨与水的渲染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他们与冯明秋的合作使这套结合了中西美学特色的餐具成为了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库克厅的点睛之笔。 继续
-
学者评析 | 王方宇评析《冯明秋的篆刻艺术》
王方宇 2020年1月28日 中国篆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传统意义上,中国篆刻具有装饰和鉴别书画的双重功能。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息息相关,它们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大多数的印章图案和书法一样,都是对汉字进行重组和创作。印文中使用的字符通常为意思简明的成语或句子。篆刻的艺术价值通常可以通过对印章的线条、构图、图形的生动性等方面做出评价。与书法一样,在过去的两千年里,篆刻印章的格式和形式仅仅发生了微乎其微的变化。 虽然篆刻被认为是随书法作品共生的产物,但它仍然具有许多不同于书法艺术形式的特征: 传统上,印章的存在通常伴随着绘画或书法作品共同存在,但是通常一件书法作品却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独自存在。印章中使用的文字大多仅限于高古形势。相比之下,书法作品则表现出了多样化的书写风格,如:楷书、草书、隶书和篆书。印章的形状通常为正方形、长方形(垂直或水平)、椭圆形(垂直或水平)、圆形或具有独特的外形,印章的不同形状通常取决于制作印章的原材料的本身特质。 这两种艺术形式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印章是用刀在石头、玉石、象牙、木头或竹子上制作的,而书法则是用笔墨在纸或丝绸上制作的。印章的大小尺寸从四分之一英寸到五英寸不等。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方式通常是和书法作品应用的各种展现方式基本相同,例如:悬挂样式的卷轴、手卷、画册、四片或六片绘版,亦或是扇子。 与中国艺术的所有形式一样,篆刻的风格和形式也受到古代习俗和传统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而如今,冯明秋已经成功的开创出了自己独到的风格和创作道路。冯明秋是一位感性的,有思想的艺术家,他以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实践,试图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自己的艺术理论。 受到了他最敬仰的艺术家齐白石(1864-1957)的影响,冯明秋通过自学,研习了关于篆刻艺术的全部知识。他基于传统篆刻艺术的进行的第一部创新举措是决定不沿袭秦汉风格,而秦汉风格几乎是所有篆刻家的标准模式。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古代文字,并练习雕刻,只有在自己的直觉和感觉的指导下。 冯明秋的三个作品将作为实例在这里清晰的向观者展示他是如何将创造力和对传统风格的理解结合起来,摆脱过去,创造出全新的形式。 有我:在这枚印章中,较为粗广的外框通常也可以于传统形式的印章篆刻中被看到。它的创新之处表现在其文体创新表现在文字本身突破了外框的限制,反而在构图上结合外框的线条进行了崭新的构图方式。 自有面目:冯明秋在创作这枚印章时遵循了一种传统的古法,以纯红的为背景而字符则以白色的镂空形式出现在印章上。然而,他通过将宽阔的外框改为白色,而后在外部以细红线勾边,成功地使印章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不馆:如前所述,印章的本体通常遵循雕刻材料的自然轮廓。然而,冯明秋作品中,他特地应用三角形等几何图案来制作印章,或是在创作中让文字在边框内外自由的延伸。以他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呼应了印章形态各异的特点。 篆刻文字的通常可以被受过篆书阅读训练的人识别。由于这些文字的风格不规范,文字的结构有时也会因构图的原因而改变,甚至于一些有经验的学者也难以辨认这些文字。但是,欣赏和享受印章雕刻的美感并不总是需要基于是否具有可以阅读理解文字能力。当接受和理解了这一观点,冯明秋在进行印章篆刻的创作中为了追求对构图上的进一步艺术提升,他突破的在文字上使用的局限性。他印章中包含的字符,有时候并不需要具有具体的意义。他甚至使用了解构的方式来重组汉字。部首的重新创作组成的并不一定是正统的的汉字符号,他们可能只是在视觉上具有相似之处。当然,这些文字在印章中的意义并不是用来阅读理解的。 冯明秋在篆刻艺术创作上的最具革新的理念是,让篆刻脱离书画附属印章的实用功能,而成为独立的艺术媒介。他的大型篆刻作品系列,在尺寸上可以突破到达5°-7英尺,以红白二色为主体,作为独立的悬挂装置艺术品。在中国艺术世界里,需要创新者,特别是那些被传统教条紧密束缚的领域。而事实上,其实他认为任何印章,无论任何大小,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看待。 那么现在,在篆刻和书法的领域,已经是时候解放它的艺术形式了。 继续 -
新闻 | 泰祥洲:《潇湘八景图》参展普林斯顿美术馆
郭欣然 2019年10月22日 泰祥洲(生于1968年)的水墨作品《潇湘八景图》(2017)现正于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展出。据艺术家说,这组作品是对南宋画家王洪(活跃于约1131年–1161年)的同名作品的回应。作品原由十七幅画组成,其中八件于2018年被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八幅画中的五幅现在在美术馆展出。 在泰祥洲的作品旁边展出的是美国艺术家Pat Steir (生于1938年)的油画《冬日天空》(2002)。这是两件视觉对比鲜明的作品:一件是宽约2.7米,高约3米的布面油画,另一件是长0.7米,宽0.3米的绢上水墨。虽然尺寸和媒介完全不同,作品描绘的都是无边界、不定形的空间,它们既可以看作某种具象再现,也可以看作画家笔触在画面上的集合。它们在展厅中的并置向观众呈现了两种特殊的再现空间的方式。 站在远处看,泰祥洲和Steir的作品中都没有可以明确辨认出的事物。《潇湘八景图》所呈现的空间是朦胧的、模糊的,画面中充满了流动的气体或液体,它们在近乎失重的状态中缓缓流动。《冬日天空》的大幅画布上,白色颜料被泼溅在黑色底色上,形成细小的点线痕迹。在画布上方,颜料自上而下滴落成的线条形成水幕般的视觉效果;在画布下方,可以清晰看到许多泼溅到画布上的白点。两位艺术家通过作品题目将模糊的空间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泰祥洲单件作品的名称大多涉及到水,如“云气浮江天已夕”、“月涌大江流”、“淡烟漠漠水漫漫” 。这些题目都与湖南潇湘地区的水和阴晴不定的天气有关。它们勾勒出诗意的景象,将画中笔触指向潇湘的雾气、浮云或流水。《冬日天空》这个题目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Steir在黑色背景上泼溅的点和线可以看作夜空中闪烁的星光,而大尺寸的画布让所呈现的空间看起来无垠无际,应和了天空的意象。 《潇湘八景图》和《冬日天空》呈现了两种特殊的再现方式。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既可以看作具象空间的再现,也与再现性保持着一定距离。在泰祥洲所回应的王洪作品中,画家用淡墨表现远山和江岸之间弥漫着的蒸气和江水,描绘了云蒸雾罩的景象。泰祥洲的《潇湘八景图》放大了王洪作品中对水气的描绘。让水和雾气从传统山水构图中被抽离出来,弥漫在整个画面空间。氤氲的水气于是遮蔽了观者的视线,让观者很难辨认出具体的空间位置。它们是再现性的, 也阻碍了对空间细节的再现。在《冬日天空》中,画面中部的一道黑色曲线也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不同于其他泼溅的痕迹,这道线由画家横向泼在画布上。画中泼溅而成的白色痕迹意指星光,而这道黑色曲线的意指并不明确。它打破了构图的一致性,干扰了作品的再现性。 在构筑这种特殊的再现性时,泰祥洲和Steir都凸显了视觉语言的细节,以及画面的平面属性。这让观者更容易注意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泰祥洲的《潇湘八景图》将观者的视线集中于传统绘画语言的抽象化(abstraction)这个角度。在创作山水画时,画家将自然景物转化为心像,再由心像转化为视觉语言,这个过程包含着抽象化的面向。王洪作品中,由寥寥数笔表现的蒸气、水面、堤岸可以看到抽象化的痕迹和效果。泰祥洲进一步将这些抽象化的痕迹从山水画中抽离出来,成为更抽象的构图。这一方面放大了笔墨的细节,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画面空间,这个空间是流动的、无中心的、无明确空间属性的。 《冬日天空》画面上的痕迹则让人联想到艺术家在画布前泼溅颜料的动作。这让Steir的作品常常与Jackson Pollock(1912–1956)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联系在一起。Pollock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用泼洒颜料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大幅油画作品,也被称为滴色画(drip painting)或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行动绘画强调了艺术家的即兴创作过程,将作品看作画家动作留下的痕迹。对于《冬日天空》的观者来说,如果将注意力放在画面中部的黑色线条上,作品也可以看作艺术家的泼溅动作所留下痕迹的总和。画面上这种摇摆不定的张力也出现在Steir有关创作的自述中。她曾经说:“我想要去破坏作为某种象征的图像。为了让画面成为象征的象征,我需要通过我的动作,去创造图像,再划去它们。这看上去仿佛没有图像了,但也可以看作无穷无尽的图像。”如她所说,《冬日天空》既指向天空和星光,也在消解意指,进而让观者注意到意指过程本身。 这两件作品中的空间再现包含有对视线的阻碍或干扰,而无论是再现还是对再现的干扰都与画面尺寸紧密相关。在美术馆内,这两件作品的并置恰恰让观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画论中有“以大观小”的论述,这提示观者将画面想象为由画面展开的更大空间的一部分,并且这种想像空间是可以进入的。以这种方式观看泰祥洲的《潇湘八景图》,由极有限的画幅中可以看到极广阔的空间。但不同于传统山水画,泰祥洲的作品的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更为模糊,画面与观者之间的空间关系更难确定。如上文所述,对弥漫整个空间的水气的描绘既是再现性的,也阻碍了画面对空间的再现。这让画面的空间再现更侧重纯粹的视觉性,可以藉视线审视,而很难通过观看进入。 《冬日天空》的观看方式则更接近于大幅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在一篇分析Pollock滴色画的文章中,学者T. J. Clark认为,Pollock绘画中细密繁复的线条和接近于墙体的面积制造出一种尺寸上的强烈反差。在极小与极大之间,中等尺寸的视觉语言是缺失的,这让观者很难在画面上找到可以确认自身位置的视觉提示。观看《冬日天空》的经验与此类似。当细小的泼溅痕迹在三米高的画布上展开,观者会产生类似观看天空景象时的感受——只能远望浩渺星空,而不能接近。同时,作品中部的黑色线条也不断提醒着观者画面的平面属性,阻碍了观者视线的深入。通过以大观小和大小反差,这两件作品制造出广阔的空间效果;它们同时也强调了画面的平面属性,这让对空间的再现更侧重视觉性。 除构筑视觉性的空间之外,《潇湘八景图》和《冬日天空》也与复杂的空间感受相连。泰祥洲曾经在2017年将构图同样聚焦于流水与雾气的一个系列命名为《黄钟大吕》。黄钟和大吕分别是中国古代音律中阳律和阴律的第一律。作为一个成语,黄钟大吕用来形容庄严的音乐或文辞。《黄钟大吕》这个标题将画中所描绘水、雾与声波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在中国山水画中,氤氲的水气也经常是“气”的视觉表达方式。气既是一个抽象概念,也是一种可以感知到的能量,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水流、地形、空间虚实等因素表现。在《潇湘八景图》中,弥漫在画面上的水或气体也会让观者联想到“气”。声波和气是不可见的,由这两个参照点出发,画面空间不仅是视觉性的,也具有想像的维度。 《冬日天空》则让人产生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受。Steir自七十年代开始用泼溅油彩的方式在画布上作画。她用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作品被人称为“瀑布画”。在这些大尺寸作品中,她在画布上方刷大量的油彩或将油彩直接泼在画面上,使其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形成瀑布状的纹理。瀑布画的创作过程及其再现空间的方式都接近于Pollock的滴色画。Pollock虽然没有描绘具象事物的外形,其作品与具象并非毫无联系。通过凸显画布和颜料的物质属性,Pollock 创造出再现自然的新的方法。他的作品表面常常可以见到具象事物的痕迹或碎片,如手印、沙砾、碎玻璃。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大部分滴色画面积接近整面墙,这种尺寸在二十世纪中期尚属少见。大幅画布、恣意泼洒的颜料、以及纵横交错、层次繁复的线条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者产生面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此类似,《冬日天空》也在大幅画面上呈现出密集的点线。三米高的黑色背景上布满雨点般的颜料痕迹,这让画前的观者很难依靠视线掌控、纵览画面的所有部分。这种视觉上的短暂失控感会让观者联想到面对浩瀚星空时的感受。... 继续 -
新闻 | 泰祥洲 - 参展苏州博物馆重要展览“画屏:传统与未来“
2019年10月22日 2019年9月6日,展览“画屏:传统与未来”在苏州博物馆开幕。艺术家泰祥洲的两件作品《大都会馆藏仿范宽山水图意象还原》(2017)和《天作高山》(2014)在该展上展出。该展由著名学者和策展人巫鸿策划,以屏风元素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展,分为古代部分和现代部分。将展出国内外14家博物馆的艺术藏品,古代重点展品包括芝加哥艺术学院藏《合乐图》、湖南省博物馆藏《马王堆1号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复制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唐屏风绢画》、重庆三峡博物馆藏《临韩熙载夜宴图》、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人日诗画卷》、南京博物院藏唐寅《李端端落籍图》等。 以及现当代9位艺术家的创新作品,呈现一个画屏中的艺术世界。除泰祥洲外,其他参展的当代艺术家包括徐冰、徐累、夏小万、尚扬、展望、施慧、杨福东。9月7日,巫鸿在讲座“古今对话——以画屏为中心”详述了策展思路和参展作品。 策展人巫鸿意在以画屏作为切入点,建立起一种古代与现代、不同媒介艺术之间的对话。他在开幕式上说:“画屏在古代中国美术中具有独特的‘三位一体’身份:它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绘画媒材,又是可供近距离欣赏的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协助建构室内外空间的准建筑构件。这一特性使屏风在传统美术中扮演了耐人寻味的角色,把图像、空间和物品这三个视觉艺术中的基本元素凝聚在综合性的艺术创造之中……我们希望这个展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建立与传统艺术的对话,在发掘一个古老艺术传统的持续生命的同时,彰显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特殊文化渊源。” 从展出的泰祥洲两件作品可以看到屏风的跨媒介属性。这两件作品都基于艺术家对北宋绘画的回应。他的《大都会馆藏仿范宽山水图意象还原》受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仿范宽山水图》的启发;《天作高山》以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范宽《雪景寒林图》为底本。在《大都会馆藏仿范宽山水图意象还原》中,泰祥洲试图还原画作原本的面貌。一些艺术史学者认为,大都会所藏的传为范宽所作的山水画原是画屏山水局部,后来被裁切,重新装裱为立轴。泰祥洲据此以大都会所藏作品出发创作三联式画屏,将画中山水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形成山环水绕的全景式山水。同时,艺术家也将表现人类活动的细节从构图中去掉,让画面聚焦于自然空间与山水所代表的宇宙观。这也应和了画屏在传统文化中作为礼制家具的功能。 据艺术家所说,“画屏非日用家具,乃礼制家具……从天地间的宇宙秩序过度到人世间的权力秩序,画屏起到上下沟通之用。” 他的画屏山水意在勾连起权利秩序与天地之序。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泰祥洲的画屏提供了一种植根于古代宇宙观的再现自然的视角。正如艺术家所说:“我们习以为常的文明社会的空间秩序和生存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把时间拉远一点,就出现了另一重天地与另一重空间。” 画屏:传统与未来 展期 | Duration 2019. 9. 06 – 2019. 12. 06 艺术家 | Artist... 继续
-
新闻 | 邱荣丰 - 展览“齐物”展出
邱荣丰 | 展览“齐物”展出 2019年10月22日 邱荣丰的作品正在展览“齐物”上展出。“齐物”是“Ink+”计划的一部分,由2019水墨艺博组织,策展人是梁绍基。这个展览现正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展期从10月4号持续到7号。参与这个展览的九位艺术家使用了包括新媒体和装置在内的非传统媒介,以此来重新诠释水墨艺术,拓展人们对于水墨艺术的理解。 邱荣丰展出的作品名为Tracing。在制作这件作品时,艺术家将砂纸剪裁成圆块,在渲染墨底中的纸上研磨。他的每一个研磨动作会让砂纸与宣纸间产生的颗粒又被重新划在纸上,在纸上擦出一道痕迹。墨痕在持续地产生,也在持续地消逝。在暗黑的创作环境中,邱荣丰使用光轨记录了砂纸游动的痕迹。光轨的运动轨迹记录了研磨的力度、速度及节奏。这些动作或重或轻,或缓或疾,与笔墨有异曲同工之处。 邱荣丰展出的作品名为Tracing。在制作这件作品时,艺术家将砂纸剪裁成圆块,在渲染墨底中的纸上研磨。他的每一个研磨动作会让砂纸与宣纸间产生的颗粒又被重新划在纸上,在纸上擦出一道痕迹。墨痕在持续地产生,也在持续地消逝。在暗黑的创作环境中,邱荣丰使用光轨记录了砂纸游动的痕迹。光轨的运动轨迹记录了研磨的力度、速度及节奏。这些动作或重或轻,或缓或疾,与笔墨有异曲同工之处。 展览概述 齐物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中国. Oct.4 – Oct.7, 2019 继续 -
学人回顾 | 方闻 (1930–2018)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普林斯顿大学共同缅怀
郭欣然 2019年8月22日 方闻(1930–2018)是中国古代艺术史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于2018年10月3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享年88岁。2019年4月13日,普林斯顿艺术与考古系在普林斯顿大学教堂为方闻举办了纪念仪式。 方闻,字闻之,1930年12月9日出生于上海 。方闻从5岁开始研习书法,曾有“书法神童”之称,于十二岁在上海举办了公开的书法展览。1948年,方闻负笈美国,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最开始他的专业是物理,后来他很快转为欧洲历史专业,并于1951年获得本科学位。他随后在普林斯顿艺术与考古系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于1958年毕业。从1954年到1999年,方闻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退休后,方闻从2004年到200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于2009年到2012年在浙江大学任教。 在1959年,方闻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1922—2005)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中国艺术博士学程”。1962年,这个项目扩大为“中国与日本艺术博士学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项目培养了中国古代艺术史领域一批顶尖的研究者和策展人,被人们称为“普林斯顿学派”。在1970年代担任系主任期间,方闻将摄影史和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艺术囊括到艺术与考古系的教学和研究中。在方闻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首任亚洲艺术策展人和馆长期间,他扩展了博物馆在许多领域的收藏,包括来自McAlpin家族的摄影收藏和约翰·B·艾略特(John B. Elliott)的中国书法藏品,后者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亚洲以外最好的古代书法收藏之一。 方闻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馆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71年到2000年,方闻担任大都会博物馆特别顾问和亚洲部主任。据方闻多年的好友、中国古代艺术史领域的另一位重要学者高居翰(James Cahill, 1926–2014)回忆,方闻在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身兼数职,因而永远是学者中最为忙碌的。他不仅学养深厚,也具备在局面复杂的会议上斡旋和协调的能力。在七十年代之前,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部仅有一间展室、一个全职岗位和两位专职研究者。据大都会亚洲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回忆,当时的亚洲艺术展厅中仅仅能看到瓷器、佛像和壁画。在美中建交前夕,大都会博物馆邀请方闻来推动亚洲部(当时名为“远东部”)馆藏的扩大。三十年后,在方闻的带领下,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部已经拥有五十多间常设展厅和十三位专职研究者,是美国最为庞大和重要的亚洲艺术收藏。 在方闻任期间,大都会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和捐赠。这包括:从画家和收藏家王己千手中买到的二十五件中国古代绘画精品,从哈里·C·帕卡德(Harry C. Packard)处获得的421件日本艺术品,从顾洛阜(John M. Crawford Jr.)处获得的中国书画作品,从安思远(Robert H.... 继续
Page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