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FQM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为大家推出2022年贺岁展览“王己千书法之纽约韵律”。“纽约韵律”是首个聚焦这位杰出艺术家生前最后二十年于纽约创作的书法回顾展。与展览配合,FQM还将出版王己千的两位学生——艺术家张洪(Arnold Chang, b.1954)和独立学者杨凯琳(Kathleen Yang, b.1935 )的评论文章。展览将于2022年1月18日开幕,持续至3月5日。FQM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东80街65号,观展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6点,由于疫情原因,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目前只接受预约开放。
此次展览的16件作品均选自王己千的友人和学生的收藏,涵盖其书法创作的三个重要转折阶段,记录了王氏从传统模式过渡到实验阶段,并在晚期的纯抽象图像的表达中达到创造力的顶峰,标志着艺术家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家蜕变成为一位与美国80至90年代文艺思潮息息相关的当代艺术家的渐进历程。
王己千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这期间使他接触到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涂鸦以及其他二十世纪重要的艺术运动。起初,他对学校同生诺克斯·马丁Knox Martin(b.1923年)、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和赛·托姆布雷 Cy Twombly (1928-2011)的先锋派作品并不感兴趣,所以他早期对西方绘画技法的实验侧重于使用折纸的点描绘法和色彩晕染来探索机理和偶然性对自然主义山水画的影响。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融入一系列变化,彻底革新了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将他的书法处理转化为纯抽象的表现方式,最终调解了艺术家根植于心的中国古典文人学养与纽约生活情状。
-
-
王己千(1907-2003)行書扇面(1983年)扁筆刷 紙本 鏡心
尺寸:19.5 x 7.5 英寸
釋文:花好月圓人壽如意
款識:癸亥三月為聖莊書己千
鈐印:寶武堂、非南非北亦古亦今、雖無古人法簡拙自一家、懷雲樓
-
-
C.C.Wang (1907-2003)
Title:Lan Ting Xu (Preface of the Orchid Pavilion)
Cursive Script
Medium: Silver color felt marker on black construction paper, two panels framed
Signed Liaoran 了然and with five seals of the artist, dated jiaxu 甲戌 1994.
Size: 40 x 26 inch Each, 80 x 26 inch, total. 101.6 x 66 cm Each, 203.2 x 66 cm total.
-
王己千(1907-2003)
草書蘭亭序(1994年)
馬克銀筆 建築設計用紙 鏡框
尺寸:40 x 26 英寸 每幅, 共 80 x 26 英寸, 101.6 x 66 cm 每幅, 共 203.2 x 66 cm.
-
-
-
王己千(1907-2003) 行書詩 1994年 扁筆刷 建築設計用紙 鏡框 尺寸:40 x 26 英寸 釋文:胸中丘壑,腕下煙雲。 款識:甲戌己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氏开始试验一系列非常规材料。在1994年创作的两幅草书《兰庭序》中,他使用银色记号笔在黑色纸上的“作画”。另外两件同年的作品,《行书诗-胸中丘壑》和《草书诗—鹤沚龙潭》,他分别用油画扁刷与墨汁在红色硬纸板上作书,以及大胆使用海绵画刷和银金色的颜料在黑色美工纸上作画。
1995年是王己千打破传统书法作为文学文本的可阅读性的分水岭。《墨金抽象书法》,他使用中国传统的毛笔和墨汁在撒金笺的宣纸上作画。但是,他的笔触是极为抽象的,并非任何清晰可辨的形状,他对黑白单色阴影的布置使任何试图发现其文本意义的尝试都陷入了困境。在1996年创作的《绿色抽象》中,王再次使用传统工具,但他的表现形式确是自由和大胆的。他通过随机且即兴的行动,重新配置了汉字的结构和间架,并使用清亮的绿墨和郁靡的灰墨色块将负空间作为构图元素。其结果是一种在绘画和书法的边界之间摇摆的全新表现图式。从几千年的中国书法传统中解放出来,王己千的抽象汉字线条如音符一样在纸面上跳跃。
对王己千来说,中国笔墨的独到之处类似于西方的色彩,他常常将线条中笔墨的独特品质与音乐韵律的鲜明特征做类比。“在爵士乐中,”王己千说到,“你不需要知道歌手在唱什么。好的笔墨是如此的美秒,它可以让你看很多次,就像一个好的声音。当你听到歌声的时候,你希望歌声有一个好故事吗?其实并不一定。”
-
-
-
-
此次展览的最晚期的作品之一是《纽约市白页电话簿》,王己千在一本废弃的纽约市电话簿上练习书法,尽管这些书法是可读的,但文本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布置和文本选择也是随性而为的。他有时将带有思乡怀旧意味的诗文或随笔仔细的书写在页面的每一个纵行中,有时又直接写在广告页中微笑着的人脸上或者一张《纽约地铁召唤区》的地图上,这些有意无意的安排都唤起了似于美国二十世纪中期新达达主义的视觉经验。如同他晚号‘了然’一般始于直觉又十分直接,王己千的《电话簿》无疑揭示了移民生活的本质,在纽约,表达和象征的方式既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并且随着受众人群的流动而持续发生改变。
他的另一幅晚期作品《电话簿抽象书法拼贴》,或许最能体现他对东西方美学与传统与现代实践的融合。王己千虽然沿用了中国传统毛笔和墨汁,但媒介却是9页电话簿的拼贴画。他的笔触又一次走向纯抽象,虚实相间的书体在印刷品表面跳动。这无疑实现了东西方艺术家的共同目标——线条、颜色、形式和构图的和谐与平衡。
-
王己千(1907-2003) 紐約電話薄書法習冊 1988年 中國毛筆、水墨、電話薄書頁 款識:王己千習字薄留此奉赠濬泉伉儷戊寅八月
-
-
关于王己千
-
-
展评|王己千从传统文人画家到抽象艺术书法家的历程
作者:杨凯琳王己千常说精通中国书法是鉴定和收藏文人画的必要条件。他从小已有走向一位传统文人画家和收藏家的期望。在美国,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人画收藏家和鉴定家之一,并是占有了公众敬佩的重要20世纪近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和抽象艺术书法家的地... -
展评 | 纽约节奏,苏州韵律
作者:张洪王己千(1907-2003)的生平事迹和艺术创作在许多书籍、文章和至少一篇博士毕业论文中都有记载和分析[1]。他作为一位收藏家、鉴赏家和画家的声誉在中国艺术界具有传奇色彩。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他在中国书法艺术上的贡献。 FQM此次《王己千书法...
-
-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拥有天真。这并不意味着无知,也不意味着无能。天真的意思是自然。如果你拥有自然的品质,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王己千(1907-2003年)
-
-
C. C. Wang, Lawn After the Rain Running Script
-
C. C. Wang, Homecoming (Gui Qu Lai Xi Ci)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Intricate Thoughts in Mind Running Script, 1994
-
C. C. Wang, Dream of the Mountain and River, Melancholy of the Cosmos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Lan Ting Xu (Preface of the Orchid Pavilion) Cursive Script, 1994
-
C.C.Wang, Lawn After the Rain in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Lawn After the Rain in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Abstract Calligraphy on Telephone book collage
-
C. C. Wang, Lion Cliff Tiger Peaks, Crane Island, and Dragon Pond.
-
C. C. Wang, Saying Farewell to Monk Lingche in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Hearing the) Zither Played in Tune in cursive script
-
C. C. Wang, Ascending Stork Tower in Cursive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