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llery view of Tai Xiangzhou's exhibition

    宇宙物质:从无到有

    泰祥洲

    “在绘画中,我企图找到原点——探寻山水画的起源,回到人类面对自然最原初的敬畏之心。然后从这里出发,展开面向未知的旅程。”

    ——泰祥洲

     

    2021年疫情期间,作为全球博物馆重镇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推出了为数不多的大型亚洲艺术家个展「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画展」,历时半年,即将于9月20日在该博物馆完美落幕。

     

    9月18日,FQM|艺术与视觉文化计划纽约空间将在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宇宙物质:从无到有」泰祥洲个展项目。这次展览将梳理出这位学者型艺术家于2021年创作的《天象》、《黄钟大吕》、《古器新考》、《新古典界境》系列的全新作品,对其融合亚洲宇宙哲学、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创作理念做一次较为完整的叙述。

     

    泰祥洲,1968年生于中国,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是当代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应用经典中国水墨作为媒介语言,持续探索关于宇宙哲学、现代科学、哲学、艺术史、神话学、文学等主题。至今,泰祥洲的艺术语言已经成为了当代水墨运动中一股不断演进的先行力量。

     

    泰祥洲早期作品学习宋元绘画传统,2011年以后,他立足于自己博士学位论文《仰观垂象》的研究,从宇宙学、天文学和绘画关系的角度,重构中国早期山水的理想范式,对山水图像源起与演变的研究受到学界关注。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建立在他的艺术思想基础上完成的。

  • ​· 天象系列 ·

    “传统的山水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缺少了宏大感,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更多的要从宇宙星空当中来获得。” 

    ——泰祥洲

    中国古代山水画描绘的是彼岸世界,画家笔下的岩石、高山、溪流与瀑布的序列,不仅寄予了对自然的崇敬,也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物质世界中道德秩序的理想。对于泰祥洲而言,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彼岸的想象是探索更遥远的未知星球。《天象》系列便是指向未来的山水图示——即人类对宇宙时空的向往。

     

    在泰祥洲的艺术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基于现代物理科学和中国古代宇宙哲学的研究。他对拓扑相变的概念、物质从气体、液体到固体状态的转变过程都十分感兴趣。艺术家认为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只会转变,但并不会被创造或销毁)与道家和儒学宇宙哲学(宇宙是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并处于不停的变化中),这两个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他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和题跋时,也经常引用道家古代著作。

  • Tai Xiangzhou, Great Feature Achieved, 2021
  • black and white ink painting of clouds and a mountain.

    Tai Xiangzhou 泰祥洲 Title: Celestial Chaos - The Supreme Good is like water | 天象 - 上善若水 Medium: Mounted and framed, ink on silk | 水墨绢本 Size: 35.83 x 23.62 inches. | 91 x 60 cm Signed Xiang Zhou 祥洲, with one seal of the artist ca.2021

     

    <一> 在图式的处理中,泰祥洲所描绘的绘画对象均处于不确定的物质状态中。固体的岩石会有时候转化为气态——迷雾,有时候转化为液态——流水,这种转变在画面中不断体现,使画面产生了一种不断变化的韵律感。由于物体的形是变化的和不确定的,正如一块岩石,虽然看起来很坚固,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散化为烟雾。这种对图像的动态处理方式,打破了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边界。

     

    <二> 在媒介属性的调动中,他会通过改变绢本整体或者局部的物质属性来进行创作。绢是一种有光泽度的特殊材料,比纸能更有效地表现亮度和深度,另外在胶矾水的作用下,绢的属性也可以发生变化,被转化为生绢、半生半熟绢和熟绢。

  • Tai Xiangzhou, Celestial Tales - Endless Celetial Motions, 2021
  • 泰祥洲曾经有过五年的古画修复师的工作经验,这使得他在对绢本材料的处理上极为细腻敏感,他通常先直接在生绢上作画,一笔下去墨就晕散开来,气化的过程便呈现出来,然后刷几遍胶矾水,让生绢渐渐变熟,再用干笔刻画明确的轮廓细节;如果觉得未达到效果,还可以用温水洗掉胶水,把一局部熟绢重新还原为生绢;对他来说对绢本的不同生熟程度的所有转化过程都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不断的转化调整,直至画面达到最佳效果。这种对绢本材料属性反复的调动和转化,也使得其笔墨展现出一种多维能量交替的运动势态。

     

    在《天象天运不息》中,泰祥洲对于笔墨、光影和透明性的处理是微妙且富于乐律的,这实现了对多种形态不确定的宇宙物质转化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状态的描绘,从而创造了一种运动的构图。画面从陆地到地外模式,物质的能量转化过程被视觉化,唤起了一组幻境中的宇宙景象与其庄严的纪念碑性。

  •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on a blue background.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book pa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 黄钟大吕 ·

    标题中的“黄钟大吕”指中国古代礼乐中的阴、阳律,用来形容音乐的正大、和谐。泰祥洲为了更好地理解水的物质性,曾参考了南宋马远著名的有关水的研究,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组成声音的波浪(包含无线电波和声波)和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近代科学理论。

     

    《黄钟大吕-水哉》通过捕捉水流和雾气在转化过程中的零界点,将不断变化的物理状态描绘为一个连续体。该系列是艺术家探索有关自然存在本质的一个载体,同时也重申了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本体论之间的潜在联系。每一页中,他书写了中国古籍中涉及与水的哲学性质有关的文本。透过这种制作过程,艺术家邀请观者以多个角度来看待宇宙——从当代艺术家的现代科学视角到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历史视角。

  • “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特别丰富的视觉经验,诸如电影,数码成像,虚拟现实VRAR MR,社交网络的图片信息,我们的视觉经验相较于古人来讲是非常复杂的。” —— 泰祥洲

  • ·新古典界境·

    在“新古典界境 Contemporary Classical Mindscape”系列中,泰祥洲对北宋的经典绘画进行了复兴,同时又创造了当代的视觉时空。他认为,“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特别丰富的视觉经验,诸如电影,数码成像,虚拟现实VRAR MR,社交网络的图片信息,我们的视觉经验相较于古人来讲是非常复杂的。”

     

    《新古典界境 –明怀澄观》中在构图上就更加注重空间布局的多维性,从而建构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域时空。在水墨和绢本的处理中,艺术家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原理,让观众得以身临其境到画面中。高山,这个时常被文人隐喻为悟道的符号被推移到远方,仅为观者留下了一条朦胧的曲径寻幽;气如和风一般流动,漂浮在前景低矮的丘陵缝隙间和远山脚下,视线并未被敦促攀顶山峰,而是被邀请在闲暇时光驻足和瞭望,展开一段当代文人的山水旅程。

  • · 古器新考 ·

    如同其他系列的作品,《古器新考》源于泰祥洲对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思考。艺术家在此提出了亚洲哲学、自然世界和三维古代造器之间关系的问题。他以商周青铜文化作为重点,力图以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水墨形式再现该时期最为重要的十件作品。通过放大器物的实际比例,观众得以观察到古代图式设计的精美细节。

     

    从山水图像与青铜制器在中国古代宇宙思想中同源的这一概念出发,泰祥洲的笔墨技法贯穿在他所有的系列中,无论是描绘无限的宇宙、自然界物质转化的罕见时刻、还是熔炼在青铜器中永恒的精典,艺术家的水墨浸染在精心准备的丝绸上呼吸,使作品的表面充满活力,创造出多层次的视觉体验。

  • series of three panels of photographs.
    Details of the Celestial Chaos series(middle), details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Ancient Artifacts series(left)
  • fang ding sketch of a bronze sculpture.

    Revitalization of Ancient Artifacts- Zhe Fu Fangding, Medium: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36.5 x 87 inches

    这次展出的《西周-諸父方鼎》中,观众可以阅览到包括龙纹、鸟兽、饕餮等图像组文。立轴纸本上这件不受束缚的方鼎,摆脱了实体的重量,漂浮在半空间中,这样的处理方式从另一个切入点使绘本青铜器恢复了古代铸造者所追求的庄敬礼器意义。

  • Chinese archaic bronzes book cover of a blue background and bronze sculpture.

    “Chinese Archaic Bronzes: The Collection of Daniel Shapiro", J.J. Lally & Co. Oriental Art

    作品巨大的尺幅和超现实的构图相结合,也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器物的精神指向上:中国宇宙论信仰的具体化,并试图通过永久锻造的形式捕捉稍纵即逝的自然力量。

  • Fangding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11th Century B.C. Width 8¼ inches (21 cm) Height 10¾ inches (27.3 cm)
  • Learn more about the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