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折蘆為筆 Interview with Mansheng Wang
-
王满晟的作品曾在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布鲁克林博物馆、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费城博物馆,亨庭顿图书馆,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上海徐汇艺术馆,及山西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王滿晟曾多次在美国的许多大学和博物馆作示范讲座,传播中国文化,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匹茨堡大学、纽约新学院、波士顿大学,以及纽约佳士得等。
凌超博士(1987年生)现就任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与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他于200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取得本科学位,2011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取得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东亚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为南北朝的诗歌和物质文化,同时关注文学理论,以及文字和图像关系的哲学研究。
-
-
石上月
作者:凌超 博士“石上月“这一概念,如果利用现代的物理学知识的帮助,进行哲学的思考,就会立刻提出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视觉上可感知的石头上的反射光当然不是月亮发出的,而是太阳发出的;当我们看到被照亮的石头时,根据与我们脑海中存储的阳光照射的图景相比较,而把被照亮的区域理解成为月光照射所产生的效果。即使我们暂且搁置这一物理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能够说月光在石头上,因为从物理上讲,它毕竟只是石头表面一个相对较亮的部分。这两个问题都揭示了以一种看似再现表象的模式来呈现世界图景的想法,在我看来,正凸显了王满晟(生于1962年)艺术作品的思想性的活力。当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画作时,有一些词汇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翻译、跨媒介和转化。这些画作试图传达和暗示一些更深层次的想法,这些想法源自于对自然的欣赏,却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进一步自我发展。可以说,展出的画作在理论上以一种视觉语言加入了这样一个与康德世界的脚手架、德国唯心(理念)主义、斯宾诺莎的样态和中国传统的体现在常俗的物质世界中的”道“的复调对话中。某种意义上,王满晟的这一系列创作是一种基于物形的形而上学实验。
-
-
-
-
-
谢灵运也许是第一个热诚地邀请读者用哲学的眼光看风景的山水诗人。例如,他在《富春渚诗》中写道:“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谢灵运看着不断流动的水流和不断出现的连山,他看到的不仅是自然,还有文本。他看到的是两个坎组成的坎卦,和两个山组成的艮卦。这种阅读方式主要是基于对过去文本的了解。而这种看待山水的方式是由玄学的出现所促成的。事物的物质性让位于它们的文本性。人们应该在山水中悟道,或者至少追求形而上的学理。
-
它写道: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石门崖上宿》写于430年秋,当时谢灵运第二次回到故乡隐居。画题引用的是开头两联。首联感叹兰花的短暂和脆弱。当一天的时间从早晨转到傍晚时,诗人回到一处在高处的住所,在那里他开始玩味、思索洒在岩石上的月光。诗人是否在暗示,在月光中有什么比大自然中的有机物更永久的成分?或者,它们同样是短暂的,却又都揭示了某种永恒的东西?这首诗的第四联暗示了答案是后者。
-
-
尽管世间万物的物理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无一例外体现了某种存在的普遍规律,并以一种共通的方式影响到人类的情绪。清代诗评家王夫之(1619-1692)这样评价这首诗:"转成一片,如满月含光,都无轮廓"。
为了把握住月光在粗糙的岩石上朦胧模糊的诗意美感,王满晟创作的图像引入了山体巨石和月光之间的对比,山体巨石是用线条勾勒的,而月光基本属于没有明确边界的晕染。他以一种相当直截了当的方式,唤起了对阴阳作用下的世界的思考,就像谢灵运巧妙地展示的那样。
对 "道 "利用诗歌进行阐释的路径呼应了王满晟绘制山水画的哲学。他在全球各地和美国广泛旅行,观察真实的山川河流。就像石涛(1642-1707)一样,他 “搜尽奇峰打草稿"。王满晟走访了犹他、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等州,以及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等众多壮观的山峰,不单纯是为了逼真写实地表现它们,而是为了提取、表现所有山峰的山性。王满晟创作中表现山体的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将实景写生与想象的图案纹理相结合的方法是西方和东方方法论的共同实践;而其对山的本体形态的理解则是在全球经验中实现的。
-
-
-
-
在山体或者石碑上书写文字是一种常见的纪念形式—在一个没有标记的表面上留下永久的痕迹的行为,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在中国传统中,在山崖上刻字不仅是一种纪念性的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书法艺术形式。王满晟也是一个勤奋的书法家,他在辛苦地临摹字帖和碑文拓片的同时,也在探索一种自我表达的书写风格。练习时,他有时会随意地抓起一张手边的地方性或全国性报纸,用不同的字体和大小进行书法创作,而报纸上面印满的英文字母则在讲述日常世界发生的故事。画家在创作《夜山》的过程中,可能并没有直接刻意地用书法的思维来思考,但基本依靠线条、形状、间距和墨色深浅的书法美学却训练了艺术家的手眼。此外,在山水画上添加文字的象征性行为—不论是在山上刻字还是在画上添加诗句的题头/标题/跋尾—提醒着观众,艺术家打算用眼前这一个特定的图像来说明关于山水的一般概念。
-
-
II.
中国的山水诗往往也与道教影响的游仙诗有关,神仙开悟后会飞到天上或神话中的仙山中,长生不老。深山中的山峰层层叠叠,植被茂盛,高高在上,可以触及天际,山居的人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正如本文第一节所显示的,王满晟山水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在视觉上体现终极的道,与诗歌传统相呼应。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人(艺术家)的身体可以做什么?他仅仅是一个工匠,一个技工,还是一个锻造和创造这种超越性知识的重要熔炉?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幅杰出的画作有一个深刻的诗意的标题,与这一问题有关。
-
-
丘处机(1149-1227)是全真教的著名道士。他因在兴都库什附近应召觐见成吉思汗而闻名。他的弟子将他的考察记述整理成《丘长春西游记》,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那些地区自然和人物的生动描述。王满晟所引用的这句话被嵌入到一系列现实的山水描写中。然而,恰恰是艺术家将一联诗句分离出来并附在画面上的行为,让我们注意到诗句中暗含的道家内丹的思想。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东汉的《参同契》,认为人体是一个丹炉,随着元气的循环,可以烧成内丹,使修炼者获得长生。这种理论在北宋时期开始系统化,成为全真教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成功地炼制内丹,修行者在冥想中需要内观,进而看到内景,这是至关重要的。
-
-
-
-
-
-
Wang Mansheng, Climbing Incense Burner Peak, 2021
-
Wang Mansheng, Calling the Recluse, 2009
-
Wang Mansheng, Calling the Recluse by Lu Ji, 2013
-
Wang Mansheng, At Night, Going out from Western Archery Hall, 2021
-
Wang Mansheng, Deep in the Mountains Searching for Ancient Trees No. 5, 2014
-
Wang Mansheng, Diary of Travels West of Changchun Zhenren, 2013
-
Wang Mansheng, Gazing at Mt. Lu’s Waterfall Springs from Hukou, 2013
-
Wang Mansheng, Gazing North Toward Mt. Su Dan, 2013
-
Wang Mansheng, High hills rising to graceful peaks,From afar, all are marvelous. Tao Yuanming (c. 365—427) Matching [a verse] by Registrar Guo, 2017
-
Wang Mansheng, Playing with the Moon at Eastern Creek, 2015
-
Wang Mansheng, Poem of Roving in the Mountains, 2009
-
Wang Mansheng, Reed Brush to Paint Ancient Pine, 2016
-
Wang Mansheng, Poem on the Newspaper, 2018
-
Wang Mansheng, Remaining Snow, 2010
-
Wang Mansheng, Responding to Yan Gong, 2013
-
Wang Mansheng, Rocks on Travels Down the Gan River, 2013
-
Wang Mansheng, Roving While Reclining, 2022
-
Wang Mansheng, Searching for Master Yong’s Hermitage, 2009
-
Wang Mansheng, Stone Gate Cliff Lodge, 2009
-
Wang Mansheng, Wanting a poem without sound, 2017
-
Wang Mansheng, Summer Shade, 2018
-
Wang Mansheng, Watching a South Mountain Evening, 2015
-
-
王满晟
关于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