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lamp with calligraphy

    回忆说

    花房寿夫

    FQM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纽约空间呈现个展“花房寿夫:回忆说”。花房寿夫(生于193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都城市,毕业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后于1963年移居美国。他在纽约艺术界获得了诸多成就,曾四次参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在艺术创造之外,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日本传统木器手工艺人。他的艺术作品吸收了来自于截然不同的领域和文化的影响。这次回顾展上将展出花房创作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一系列铁管绘画,以及他的一些近作,以及花房运用传统榫卯工艺制作的日本传统手工木器。此次展览通过并列花房寿夫的绘画和木艺,意在完整呈现出艺术家基于亚洲传统经典审美和哲学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创作。展览将从4月21日持续至6月19日。

  •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宇宙记忆。我的作品就是探索我所拥有的宇宙记忆的方式。”

  • 花房的作品可以大致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他创作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铁管绘画,一类是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的呈现表现性笔触或痕迹的绘画。第一组的作品大部分由工业生产的铁管、画布和颜料完成,其中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中期日本和美国的当代艺术的影响。而在他近期的作品中,花房将绘画看作深入一种内在于人类意识的知识的方式。“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宇宙记忆,”他曾经写道,“我的作品就是探索我所拥有的宇宙记忆的方式。”受这个理念影响,他近期的作品系列“宇宙遗传记忆”多以银色为背景,其中可以看到颜料流动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中的银色会部分氧化、变色,这让作品具有了时间的向度。花房早期的作品与物派或极简主义相似,在表达方式上克制而冷静;他的晚期作品突出了颜料本身的物质性,其中颜料流动留下的痕迹具有个人表现性。贯穿在这两组作品中的,是艺术家持续地对绘画的思考和定义。

  • Gallery view of Hisao Hanafusa's exhibition
    Hisao Hanafusa, "Five dimension ," Aluminum Paint on Screen, 2019.

    展览标题“回忆说”来自于柏拉图的《美诺篇》。在柏拉图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曾经提出:“我们的学习无非就是回忆。”柏拉图认为,灵魂本身拥有一些真正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并不依赖经验,而来自于前世,因而学习即是重新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花房上述关于人类拥有宇宙记忆的观点与此类似。花房也同样认为,视觉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并不重要,他试图通过作品去传递超越于经验层面的观念。在创作时,他不试图去事无巨细地掌控他创作的各个方面,更侧重即兴发挥。他的作品因此可以看做他的思考和行动所留下的一种痕迹。

  • Detail of Hisao Hanafusa's carpentry

     

     

    花房是艺术家也是手工艺人。从1960年代开始,他致力于传统日本木器的制作。日本木器讲究对木材自然质地的把握。受中国技艺的影响,在制作日本木器的榫卯结构时,工匠需要考虑到包括外形、木纹在内的多种木材属性。花房经常将木材赋予一种近似于人类的能动性。他曾这样谈到自己的家具制作过程:“首先你需要去观看木材、去理解它,拿回到店里之后要去感受它,在锯开它的时候,要去倾听它。”这种对于木材的深入理解不仅影响了花房的家具制作,也是他的艺术创作的底色。他的绘画,特别是他的晚期作品,记录了自然、时间的流逝和人类对此的认知。

  • 花房的艺术作品被诸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所收藏,包括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和旧金山MoMA。有关花房制作的家具的报道曾经出现在《纽约时报》和《纽约杂志》上。

  • 花房寿夫:早期和晚期绘画

    花房寿夫(生于193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都城市。他毕业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后于1963年移居美国。他在纽约艺术界获得了诸多成就。他曾在纽约Stable画廊做过个展,这家画廊因在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等美国重要艺术家的职业早期推出他们的作品而闻名。花房也曾四次参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同时,花房的职业轨迹是独特的。他从三岁开始水墨画的实践,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成为纽约当代艺术的一员。在艺术创造之外,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日本传统家具工匠。可以说,他的艺术作品吸收了来自于截然不同的领域和文化的影响。

  • white paneled painting.

    Hisao Hanafusa 花房寿夫, "Untitled QM70W-1" 《无名 QM70W-1》 Oil on Shaped Canvas with Anodized Aluminum, 72 x 88 in., 1970

    花房的作品可以大致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他创作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铁管画,一类是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的绘画作品。第一组的作品大部分由工业生产的铁管完成,其中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中期日本和美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而在他近期的作品中,花房将绘画看作深入一种内在于人类意识的知识的方式。“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宇宙遗传记忆,”他曾经写道,“我的作品就是探索我所拥有的宇宙遗传记忆的方式。”受这个理念影响,他近期的作品系列“宇宙遗传记忆”多以银色为背景,其中可以看到颜料流动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中的银色会部分氧化、变色,这让作品具有了时间的向度。花房早期的作品与物派或极简主义相似,在表达方式上克制而冷静;他的晚期作品突出了颜料本身的物质性,其中颜料流动留下的痕迹仿佛具有个人表现性的笔触。

  • green and white textured painting.

    Hisao Hanafusa, "Uchuiden Kioku (Cosmic inherent memory)-QM1," aluminum paint on canvas, 2017. 48 1/2 × 36 in.

    贯穿在这两组作品中的,是艺术家持续地对绘画的思考和定义。花房对于绘画的思考来自于长期的绘画实践。花房的父亲是一个水墨艺术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很小开始学画。后来,花房在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学习日本画,并且修读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油画的课程。在移居纽约之后,他的艺术实践依然以绘画为主。通过关注与花房创作相关的几个重要参照点,这篇文章试图去理解花房关于绘画的理念,并将其在日本和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轨迹中定位。

     

    花房于1963年搬到纽约,当时,日本的当代艺术正在经历一个迅速的国际化过程。对于包括花房在内的许多艺术家来说,繁琐的等级制和艺术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在阻碍日本艺术的发展。在我们的访谈中,花房也提到,他在上学期间学校存在“学生不能举办个展”的不成文规定。在这种制度性压力下,很多日本当代艺术家将纽约看作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的地方,并因此移居纽约。花房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 铁管画和极简主义

    花房在六十、七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铁管画,他将画布从组装在一起的铁管中穿过,铁管挡住了一部分画布,也露出了一部分画布。写作者Carter Ratcliff曾经发现,花房的铁管绘画在近处和远处看时观感不同。从远处看,作品与普通绘画并无二致;从近处看时,可以看到作品表面“柔和的、平稳的”起伏。事实上,这些铁管画可以从各个方向观看。如果站在作品的两边,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铁管的两端,其光滑的工业质感进一步强化了绘画作为一种物体的属性。艺术家为画布和铁管选择了特定的颜色搭配,这让作品呈现出一种具有节奏感的颜色变化。同时,花房所选择的这些颜色,如明黄、绿色、灰色是工业制品中常见的颜色。他的铁管绘画完全抛弃了传统绘画中个人化的笔触,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外观。

     

    花房的铁管画经常让人想到极简主义艺术作品。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1967年发表的《特定物体》是关于极简主义的重要文章,在文章中,贾德从他的角度概括了当时的极简主义艺术家所关心的问题。他提到,许多极简主义作品都跨越了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界限。在他看来,其原因来自于艺术家对画面外真实空间的兴趣,这种真实空间比平面空间更有力量、更为具体实在。贾德所说的真实空间是相对于画面中的幻象空间而言的,他将后者看作“欧洲艺术最具争议性的遗留性产物。”他认为,作品通过和墙面、地面和房间整体空间建立联系,会更有力量。这种理念促使极简主义艺术家去采用非传统的材料,而贾德特别提出应该去挖掘工业材料的潜力。花房的铁管画与贾德的理念存在诸多联系。

  • 花房于六十、七十年代创作的其他作品也表现出他试图重新定义绘画的努力。他曾经将他制作家具的工具附于画布之上,并在上面喷涂色彩。比如在其中的一件作品《空气》中,他直接将一个锯子放在了黑色画面的正中,用蓝色的颜料喷涂于锯子的边缘和画布上。这让颜料看起来仿佛正在被飞速转动的锯子喷射到四周。在另外一系列版画作品中,花房将画面当作建筑立面的复制品。据艺术家所述,作品《50街与47街》几乎完全复制了1973年纽约50与47街之间的地铁站入口处的设计。其颜色搭配、格子状的图案甚至是具体的数字标牌都来自于真实情境。意味深长的是,画中地铁入口处墙上的油漆是唯一类似于传统绘画笔触的痕迹,这似乎是花房关于画面的一种声明。他认为,高雅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差异,进而邀请观者将绘画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花房处理铁管画时的方式与上述这两个系列的作品是一致的,而视觉语言更为成熟、复杂。他的铁管画完全回避了个人化笔触和具象表现形式,而以组装好的铁管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这些作品不再复制或反映真实空间,它们依赖着工业制品的外形和属性,正试图成为真实空间的一部分。

     
  • 宇宙遗传记忆和1960年代的思考

    近年来,花房将绘画看作探索、表达个人信念的方式。在2000年代早期,花房开始创作“宇宙遗传记忆”系列。这系列作品大多表面呈现为银色,可以看到颜料流动的痕迹。在2010年左右,他开始创作一个新的系列“第五维度”,在这些作品中,他在银色的背景中使用青绿色的颜料创作出抽象的形象。这两组作品都着重强调了颜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对于花房来说,所有人都拥有宇宙所赋予的记忆,这种记忆正存在于人的意识深处或者是潜意识层面,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所在。他将自己的创作看作“对于我的宇宙遗传记忆的未知性的探索”。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花房在访谈中经常将“宇宙遗传记忆”系列称为“关于人类精神和能量的作品”。与此类似,他认为“第五维度”这个标题代表了超越了人类所在的四维时空的第五种维度,这种维度超越了人类的意识层面,是艺术之所在。

     
  • Screen of paintings

    Hisao Hanafusa, Fifth Dimension Soul-Screen《第五空间》, Aluminum paint on screen, 2019

    虽然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类似于个人化笔触的痕迹,花房反对在绘画通过笔触表达自我。这在他对自己绘画过程的描述中可见一斑。“(绘画的)第一步是:结束了。”他坦诚地在最近一次访谈中说,省略掉了创作过程中的细节。他认为,“技术是不重要的。形式不必要完美。”虽然他会在正式创作之前制作草稿和调制颜料,他反对在创作前去设计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在创作“宇宙遗传记忆”系列时,他将丙烯颜料滴在油画颜料之上。因为物理属性的不同,这两种颜料会自动分为两层。最终有些作品看起来像人的轮廓,有些像完全抽象的图形。随着颜料的氧化,银色会变为深棕色、黄色或红色,而变化发生的时间不等,少则二十分钟,多至几年。花房将这种变化看作他作品的一部分,并赋予其精神层面的意涵。他谈到,一些日本传统庙宇的建造也会使用银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银色也会发生变化。对于银色的使用似乎不是花房的一种审美性策略,而是他将自己的信念在物质世界实现的一种方式。

  • Hisao Hanafusa's painting of black and green

    Fifth Dimension-QM1, Oil on canvas, 19 3/4 x 24 in., 2014

    在访谈中,花房反对将自己的作品归入任何一种艺术流派或理论架构。这些已知的框架对他来说更像是参照点,而非他思考的依据。在他的晚近作品中,这些参照点显得更为模糊,从中隐约可以看到1960年代当代艺术的发展所留下的痕迹。下文将尝试就此展开讨论,因为这有助于让我们更为清楚地看到花房的早期和晚期作品之间的联系。

     

    花房将颜料滴溅在“宇宙遗传记忆”画面上的做法也许会让人想到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常见的无意识创作方式(automatism),比如超现实主义、无具形艺术(art informel)和抽象表现主义。在花房移居纽约之前,这些艺术潮流应该已经对他不陌生了。比如,在1956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无具形艺术艺术家就在日本参加了一个重要的群展。日本艺术评论家东野芳明就此写道,通过这个展览,“对于画面的怀疑、对于想象世界中断裂之处的暴露、冷酷暴烈地通过物质材料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对日本艺术家带来了较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东野芳明所列举的影响与花房的艺术创作存在呼应关系,比如花房对于传统绘画的挑战、对于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模糊和对颜料物理属性的利用。对于五十年代正在学习艺术的花房来说,这类展览应该并不陌生,这种来源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应该自他抵达纽约之前就进入了他对绘画的思考。

  • 当代日本艺术的发展对于理解花房的创作也同样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艺术家普遍认为应该让艺术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桎梏和战争的创伤。这带来了一种接近于达达主义的对艺术的反思和批评。更进一步说,花房对于绘画的思考和当时的日本具体艺术(gutai)有呼应之处。具体艺术产生于1954年,具体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将人类创造性和物质属性相结合的方式超越既有的抽象绘画形式。在发表于1956年的一份具体艺术宣言中,艺术家吉原治良认为无意识的创作可以帮助创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性,将其看作一种融合人类创造性和物质性的方式。

     

    除了对于颜料的物质性的重视外,花房将画本身当做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在他的工作过程中,他以尽量自然的方式让颜料滴溅、流动,同时,画面中的银色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花房的创作也与日本物派艺术有类似之处。这个由日本和韩国艺术家在1960年代开始的艺术运动致力于更新人们对物质的理解。除了通过减少艺术家对媒介的主观控制之外,物派艺术家特别注重让艺术品在时间和空间中催化、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对于物派艺术家来说,艺术品仅仅是一个临时的物质载体,它们本身的形态和存续并不是最重要的。与此类似,花房也在他的叙述中模糊了原创性、创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他的晚期作品可以看作一种沟通可见与不可见世界、以及物质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媒介。

  • 这系列参照点并不能将花房的创作定位于某一谱系中。在1960年代,日本和欧美艺术界之间已经互通有无,很难割裂一方去谈论另外一方。在战后,日本当代艺术正在迅速的国际化。所谓国际化,既包括欧美当代艺术在日本的传播,也包括欧美艺术家通过旅行、展览、复制品等渠道获得的对日本当代艺术的了解。对于当时的日本和西方艺术家而言,他们所关注的主题和处理这些主题的方式是在类似的语境下展开的。他们普遍在挑战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绝对界限,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包括制度批判、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表演性的面向以及对艺术品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思考。花房的铁管画和他近期的绘画都与战后这些试图重新定义绘画的契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Artist tool

    工匠与自然

    花房的创作也受到了来自艺术界外的影响。花房既是艺术家也是工匠。他曾经在日本靠观察工匠的工作来学习木器制作。在搬到美国后,他在一位日本匠人处正式学习木艺。花房提起过,他最开始到达纽约后,曾经为了谋生同时做五到六份工作,包括“主厨、牙科技师、平面设计、织物设计、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从事木艺似乎更多是迫于生活的需要。他对我们这样定位他的工匠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绘画,Miya Shoji(花房的木艺店铺)的工作只是我的爱好。” 然而,有关花房制作的家具的报道曾经出现在《纽约时报》和《纽约杂志》上。一个花房谈论日本传统木艺的视频在Youtube上播放量超过了四百万。花房在木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让人们很难将其仅仅当做打发时间的方法或谋生的途径。

  • A lamp with calligraphy and flower

    日本家具讲究对木材自然质地的把握。受中国技艺的影响,在制作日本家具的榫卯结构时,工匠需要考虑到包括外形、木纹在内的多种木材属性。花房经常将木材赋予一种近似于人类的能动性。他曾这样谈到自己的家具制作过程:“首先你需要去观看木材、去理解它,拿回到店里之后要去感受它,在锯开它的时候,要去倾听它。”值得注意的是,花房在谈论他的作品时也会采用类似的说法。当被问起他的近作的创作方法时,花房说:“有时候材料会帮助我……自然比人类更好……” “宇宙遗传记忆”系列呈现了具有流动性的颜料在画面上晕开、喷溅、流动的视觉效果。经由颜料的变化,时间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个思路与花房长期在工匠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绘画和木艺都是花房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方式。经由这两种方式,花房记录了自然、时间的流逝和人类对此的认知。

     
  • 参考文献

    • Hirst, Arlene. “Undivided Attention”. Dwell, January 23, 2017, accessed January 5, 2021, https://www.dwell.com/article/undivided-attention-c551ce1c.
    • Merewether, Charles and Rika Iezumi Hiro, eds. Art, Anti-Art, Non-Art: Experimentations in the Public Sphere in Postwar Japan, 1950–1970. Los Angeles: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07.
    • Ming Tiampo. “Create what ha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Third Text 21:6 (2007). 689-706.
    • Ratcliff, Carter. “Hisao Hanafusa: Form and Vision”. In Cataolog title. City: Name of Press, 2011. Page number.
    • Westgeest, Helen. “No meaning, no composition, no colour: From zero to Gutai”. Published at the occasion of the exhibition Gutai: Painting with Time and Space, held at Museo Cantonale d’Arte, Lugano, 2010. 0-INSTITUTE, accessed January 6, 2021, https://www.0-archive.info/gutai-by-helen-westgeest.html.
    • Yoshimoto, Midori. Into Performance: Japanese Women Artists in New York.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5.
    • Yoshitake, Mika. “What Is Mono-ha?” Review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25 (2013).202-213.

     

    FQM团队

    策展: 付秋萌
    展览统筹: 林云倩, 吴素绘
    展览设计: 张秋珺
    视觉设计:张秋珺, 林云倩
    公关:吴素绘
    档案与研究助理: 时间

  • 花房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