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高兴地向大家分享一篇关于FQM艺术家张小黎和陈督兮的文章《当代年轻画家的「非正统」创作角度》。这篇文章发表于2024年春季第二十一期的「美术家」杂志上。「美术家」杂志以双月刊的形式创刊于1978年的香港,并在八九十年代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刊物之一。停刊二十余年后,该杂志于2019年4月30日在香港重新以季刊形式复刊。复刊后的「美术家」以其学术性、专业性及知识性为特色,致力于促进香港和全球艺术的交流和传播。
本文由独立学者方献撰写,以FQM艺术家张小黎和陈督兮为例,文章从三个「非正统」的创作角度深入探讨了新生代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路径,以及他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绘画的方式。通过剖析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和作品,为读者提供一个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创新之美的全新视角。
传统绘画步入现代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符号化。始于2014年创作的「乐高山水」系列之《临摹沈舟〈水墨山水图卷〉》,张小黎便开启了其对传统绘画在当下艺术语境下的多个面向省思;例如,她对传统绘画中大量临摹这一常规操作进行的反思,最直观的便是她巧妙地将现代元素符号化置于传统表现形式中。通过将乐高经典小人和乐高构件融入山水画面,小黎的创新在为传统绘画增添了模块化的当代语言的同时,也致敬了古人对传统山水画的观点。比如小黎的山水中面容模糊的乐高小人清晰对应了王维在 《山水论》中提出的「远人无目」的主张,而《芥子园画谱》中列举的众多树叶的画法也反映在了小黎的「积木山水」中的树木的排列组合。
源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化,不仅传统毛笔的日常使用性被削弱,传统绘画中的「墨分五色」也被当代人对色彩的追求打破,反映了传统绘画进入当代的又一转变。艺术家陈督兮的作品以浓烈的色彩为特点,在保留传统意味的同时,透过重彩手法的运通,艺术家减少了对线条的依赖,转而通过矿物颜料的厚重感来表达不同主体对肌理质感的需求。张小黎则是选择使用规矩工整的届画线条,并通过层层晕染的颜色来表达主题。这一类对于视觉元素的重新定义更贴近了现代人对视觉语言的需求。
方献在文章里论述「非正统」的最后一大显著特性便是绘画主题的特殊性。尽管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传统绘画创造了范式和规范,但只有在临摹或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认知和情感,才能更好地推动经典艺术与时俱进,并与观众产生共鸣。陈督兮的「尔躬」系列中,艺术家通过抽象和放大很多生活中熟悉的因素,邀请观众用视「觉」来探索物质的「象」,从而溯本求源,追寻「能觉」的本体。张小黎的「盒中山水」系列深受文化氛围和居住环境的影响,被包裹在盒子中的山水象征着当代人被世俗所建立的容器环绕,就像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信息资讯茧房。她的另一作品《时间之谜》则巧妙应用了她大学时期修读生物学的跨界背景,将泛科学的种种题材及神秘主义元素融入作品中,例如,炼金术士的磷火和天机符号。由此可见,当年轻艺术家们摆脱了过去的包袱,以「非正统」的视角适当地选择传统标准和创作方法时,一方面关注自身内心和兴趣,不追求普遍的审美,反而更容易激发特定观众群体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观众也更容易与艺术家建立直接联系,从而更纯粹地欣赏艺术。
作者简介:独立学者。曾任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业务主管及公司副总裁,期间创下众多拍卖纪录并引领多场极为成功的专场拍卖。他曾为多家美国重要博物馆与非营利机构的私人捐赠提供中国书画的鉴定和估值。通过鉴定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其拥有独特的视角。(from美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