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都热衷对这首诗的赏析与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和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在1987年出版的《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汇集了自1915年以来对此诗歌的多种语言的译文,让人深感在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的文学转译过程中,充满画面的诗句原意是如何在新的语言和表达中被取舍,而文本的信息又是如何被重塑的。“但闻人语响”,未见人影的五字,经过转译和想象,原文的气韵、情绪和味道在读者脑中以各种方式被延展和想象开来。 这首诗与有关汉语诗歌翻译的经典之作既是展览的缘因,也恰与展览“终章”空间中的作品同名。诗歌语言从日常会话和行文的规范中跳脱,与非叙事性的摄影创作异曲同工。摄影的诗意方式常常以“省略和缺席”来表达,可以看作是一种暗示形式的表达,一如“空山”中缺席的“人影”。文本的缺失既是摄影媒介的局限性,但也由此产生了图像被转译的趣味。
此次展览中囊括的多为非叙事性的摄影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的切片中展开整个诗意的叙述,它们或展开对自然、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问,或以摄影本身回溯个人与集体记忆。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们也乐于逾越摄影媒介的常规体裁和制式,让材料成为创作中求索的有趣载体。
-
-
-
秋麦
融合对中国古典艺术的主题、材料和形式的探索,秋麦(b. 1969)的摄影是对悠悠中国视觉艺术史的静思。此次展览呈现的《山重集》系列的两本册页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张35毫米底片中一条细长的局部被放大,分割成数张单页,打印在宣纸上,然后装裱成传统经折装册页;由此产生的图像模拟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通过聚焦物象的本质和气韵,他的摄影传达了大自然超越一时一刻的、亘古长存的特质。
-
康兰丝
艺术家康兰丝(b. 1951)试图通过摄影以一种有意而又微妙的方式揭示时间流逝的感觉,其照片描述了她与可见与想象、事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在纽约的摄影之旅中,康兰丝的用摄影去展开研究和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成为了谁,以及我们是如何到达这个动荡的历史转折点。这两张展览中的纽约街景是她去年研究调查的一部分。
-
-
-
-
-
陈荣辉
陈荣辉(b. 1989)用在美国逛超市时看到的迈耶柠檬,“还原”一个百年前植物猎人跨越中美的被遗忘的事实,讲述一个全球下背景下的“距离”故事。陈荣辉的另一件作品将《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用书写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用摄影的方式去重构诗歌的意境,用熟悉的东方美学对摄影的可能性进行探索,亦是对对于文化多元性的思考。
-
-